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堂学校,鼎盛期是在四十年代末,美国帮助中国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而老蒋两口子都是基督徒,燕州基督教徒一度数以万计,教堂产业众多,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燕州的基督徒锐减,尤其是文.革时期,外国教士嬷嬷纷纷归国,教众也销声匿迹,直到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关系迅速解冻,美国传教士才返回燕州,燕州市人民政府对其发还了教堂和大部分教产,允许美国传教士在遵守我国法律的前提下自由传教,燕州基督教堂才重新开放启用,招收教徒,收留伤残流浪儿童给予资助学习,教众逐年多了起来。
到了教堂,姬羽给了司机50块钱,请司机等在外面,之后送他们回去,司机自然应允。姬羽推着朵朵进了教堂大厅,因为不是礼拜日,大厅里的人不多,能容数百人的大厅只有寥寥几人在低头祷告。
主教神父跟朵朵一家非常熟悉,看到这个不幸的小女孩,被一个健康健壮的青年用轮椅推进来,连忙迎了上来,亲热的和朵朵拥抱行吻面礼。
朵朵介绍道:“哥哥,这位是安德烈神父,是燕州大教堂的首席主教大人,安德烈神父,这是我的义兄,叫姬羽,是燕州轻工业学院的大学生,今天我哥哥趁着放年假有空,过来参观一下咱们的教堂和福音堂学校。”
安德烈神父和姬羽自是礼节性寒暄一番,引导着姬羽二人一边观看教堂四周墙壁上的油彩绘画,一边讲解着圣父圣母圣子的奇闻异事,参观完教堂又陪着姬羽二人去了后院,穿过长廊到了福音堂学校,一位穿着宽大黑袍带着尖尖帽子的中年妇人迎接了他们,经朵朵引见原来这就是她经常说的那个安娜嬷嬷。
安娜通过朵朵和秦嫚也对姬羽有所了解,俩人见面就觉着有些亲切,相互问候之后姬羽冒了句:“安娜嬷嬷您和神父大人都姓安,是不是一家人啊?”把个朵朵羞得只捂脸,哥哥这水准没脸见人了都。
其实姬羽也是开个小玩笑,万没想到安娜却笑着点头:“姬先生真聪明,一眼就看出我和安德烈是一家人,我和他是同一个祖父祖母,按世俗血亲论他是我的堂哥,也是我神职的领路人。”
朵朵惊讶极了,她认识安娜嬷嬷和安德烈神父将近5年,还不知道他俩还有近亲关系,可哥哥第一次跟人家见面就说破了真相,哥哥好神奇哦!朵朵的眼里再次冒出小星星。
姬羽推着朵朵在神父和嬷嬷的引导下,参观了福音堂学校,看着那些缺胳膊断腿、耳目失聪的孩子,安静的坐在课堂里,听着年轻嬷嬷或年长教士教授文化或神学知识,姬羽对这所基督教堂和教堂的神职人员有了较深的敬意,不论教堂和福音学校的创办者基于什么目的,但能给这些残疾流浪儿童一个安全温暖的栖息地,让孩子们不当文盲能够学到安身立命的文化知识,这本身就是非常了不起的善举,值得尊敬和赞美。感动之下,姬羽拿出过年剩下的最后300元现金捐给福音堂学校,并说现在还在上学阶段能贡献的资金不多,等大学毕业有了稳定收入,一定尽力资助福音堂的孩子们。
姬羽的善举让安德烈神父和安娜嬷嬷非常激动,300块钱虽然不多,却是神职人员重返燕州市大教堂接受到的第一笔善款,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大事件,在过去的六年里,教堂都是靠庚子基金拨款维持生存,庚子基金虽然成立之初资金雄厚,但在华教堂数以千计,需要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多了,尤其是台湾新竹京华大学的创办,几乎将基金掏空,洛杉矶总部几次来电都要求他们节流开源,节流无非是节衣缩食勤俭办学,可开源却没有那么容易,目前的中国大陆,仍然实行计划经济,进出口生意由政府把控,市场也没自由放开,生意难做钱就难挣,开源的另一条渠道是信徒捐赠,可这年头身居高位的达官贵人都有组织纪律限制不许入教,愿意入教的信徒基本全是走投无路生活艰辛的贫民,这些贫民入教的目的就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