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项瘦弱的主子为何精力这么充沛,一来二去,朱影龙现在的这副身体不但体重增长了不少,体格也强壮了许多,脸色也比刚出宫的时候红润多了。
“王爷,您这两个月来把大半个京城都走遍了,您这是要干什么呀?”徐应元早就想问这句话,今天实在是受不了,腿快要跑断了,鼓起勇气问道。
“本王想做点生意,你看做什么好呢?”朱影龙道。
“王爷想经商,这可是下等人干的事情,您身份高贵,怎么能做这种事情呢?”徐应元想也不想的就回答道。
“你懂什么,本王如果经商,朝廷会不会有什么限制?”朱影龙问道,他现在还布置一个藩王如果从商会不会在明律上有什么制约,看来要找一部明律来仔细研读一下了,不然将来自己改革也不知道从何做起。
“王爷,按大明律皇族以及皇亲国戚和官员等都不得经商,这是与民争利。”徐应元小心应答道。
“哦,你还懂得与民争利?”朱影龙笑道。
“奴才听过一次,就记住了。”徐应元不好意思的道。
“哦,你的记性挺不错的嘛!”朱影龙夸了他一句,把徐应元夸的脸红的跟猴子屁股似的。
既然《大明律》不让皇族经商,朱影龙也没想过要亲自经手,只不过心目中的人还没有出现,本来田淑兰的父亲田宏遇到是一个考虑的对象,但此人喜欢风花雪月,虽为商人,但有些不思进取,而且经常夜宿青楼,嘴巴也把不严,如此重要的事情怎么托付给这种人,遂将自己的老丈人排除在外,但是另外物色人选何其艰难,朱由检以前有什么认识的人,或者可以信任的人自己全部都不认识也不知道,他已经看上几个铁匠铺子,明朝规定,工匠一般是世袭的,祖传的手艺,虽然传承比较好,但容易是思想僵化,技术停滞不前,官府对工匠也限制诸多,京城的匠户多是修建紫禁城后落户的,可以说这里是整个明王朝技术最核心的地区之一,钢、铁这类战略物资管制的很严格,私自炼钢炼铁可是要处以重刑的,所以朱影龙想收购几个现成的铁匠铺,然后招一些学徒,以后世的炼钢方法来炼钢,先从打造农具百姓日常使用刀具开始,一点一点积累经验,为后面制造火器铺路。
说到火器,凭王承恩的本事,搞到一支火绳枪自然是易如反掌,至于其他火炮之类的就不太容易了,除非是报废的,但是这玩意太大,也太醒目,信王府人杂,朱影龙不想冒这个险,一支火绳枪已经足够他研究了,终于凭借他后世的记忆力画出了遂发枪的图纸,但能不能成功还不知道,只有等炼出好钢来,实际制造一把才知道了,这件事他连王承恩都没有透漏,王承恩也只当这个少年王爷喜欢兵器之类的东西,平时也注意搜罗一些兵器方面的书籍和实物,这让朱影龙欣喜不已,大夸王承恩会办事,赏赐了不少财帛,这让王承恩更为忠心于他了。
要改变拯救千疮百孔的晚明,自下而上推翻现有的明政府最有效也最直接,但内忧外患,农民起义最大的局限性就是没有高瞻远瞩性的领导,所以失败者较多,而自己如果附身李自成或者其他人一定会走这条路,而且行事顾忌会少很多,但朱影龙现在是信王朱由检,这样一个身份,他不能带头造自家的反,否则就算是得了天下,也会让那些顽固的所谓清流骂成是另一个燕王朱隶,可能自己或许可能性会很小,毕竟天启帝没有子嗣,说到皇位继承唯有他这个弟弟,但他都提前大婚了,侧妃袁氏变成了叶氏,不能说历史已经发生了改变,如果天启帝诞下一男半女也不是没有可能,而且他身在京畿,扯旗造反简直就是不可能,所以要改变明朝历史的命运,朱影龙只能选择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这么做可能会遇到极大的阻力,他不禁在臆想,如果把自己换成福王朱由松该多好呀,远在洛阳封地,早就可以大展拳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