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刚才殷兄说自己居住在北方的百泉县,”袁十三忽然问道,“不知是否曾见过这样的人?”
他那双明亮的眼睛紧盯着殷禹,其中似乎隐含深意。
殷禹被他盯得背脊不禁阵冷阵热起来,赶忙装出一副努力回忆的样子,想了想方道:“似乎没有见过。哈,不知道袁兄对李世民有什么看法?”
殷禹怕他追问,于是故意转移话题。然而这问题虽是情急下有意提出的,但却不是胡乱提的。
对于唐朝的那些名人他早已经从影视剧上看了个遍,但和影视剧相比,眼前的却是第一手的活资料,当然更为珍贵和准确。
然而像这样的问题,殷禹如果去问齐老爹的话,多半是得不到什么有用信息的。但眼前的袁十三见识非凡,肯定有一番独到的见解。
只见袁十三哄然大笑道:“竟敢直呼堂堂秦王大名,殷兄你果然与众不同!”
接着,他又沉默片刻,像是在做件极为难的决定。
最后挺了挺腰,才答道:“李世民自太原起兵,便随当今陛下征战沙场,多勇武谋略,又赏罚分明,因此将士用命。加上他被封秦王后又广招谋士,统号为秦王府十八学士。虚心纳谏布德施仁,在百姓中人人称颂,可说是贤明圣达。只可惜——”
袁十三忽然摇了摇头,叹口气道:“他功高盖主,已遭到当今陛下的猜忌。和太子虽然一母同胞,却貌合神离。我恐怕李唐日后将祸起萧墙。”
殷禹虽然表面不露声色,但内心却震惊不已。如果说之前他对袁十三的佩服只有八分的话,那么现在便可以达到十二分了。
袁十三对于李世民的平生经历掌握的如此详细,固然难得,但最可贵的却是他对李唐王朝日后的历史走向的精准判断,完全和史书上记载一样。
殷禹得到答案后满意地点了点头,因为这说明历史的走向并未出现偏差。
那么往后也必会迎来一个太平安稳的贞观之治,这样的话他作为大唐子民,日子自然也能过得舒服些,想到这里当然开心。
与此同时,殷禹脑中忽然闪过一个念头,是那么地大胆又那么地危险,一时间犹豫不决。
便随口说道:“天下百姓只是求一个安稳,至于谁做皇帝他们才不管呢。李世民既然贤明圣达,由他做皇帝总比让乖戾无能的李建成当皇帝要好。”
哪知袁十三听后一脸茫然,反问道:“当今太子乖戾无能?殷兄何出此言?”
“难道不是吗?”
袁十三不禁冷哼一声,道:“太子李建成自随当今陛下起兵,颇有建树。就说义军西进长安时传檄四方,西河郡丞高德儒拒命不受,他和秦王只用九天时间便攻下西河郡。
武德五年,刘黑闼兵犯山东,无人能制,也是太子临危受命出任陕西道大行台,统制河南、河北两地士卒才在昌乐一举击溃敌军,并在饶阳生擒主帅刘黑闼。”
他越说声音越加高亢,“谋臣方面虽没有秦王府那么多,但也有魏徵、王珪、李纲等死心效命,足见贤德。只是他当上太子后不便轻易出征,否则岂能让秦王一人独占军功。因此民间确实轻太子而重秦王,可要说他乖戾无能,恕在下不能苟同。”
殷禹听了袁十三的这番义正辞严甚至有些咄咄逼人的辩驳后,不仅不感到生气,反而是大受刺激。
他没想到真实的李建成此人和影视剧上的出入竟然如此之大,实在意外。
由此又不禁联想到了“历史是由胜利者所写”的这句话看来确有几分道理。
“殷兄还未告诉我之后的打算呢?”袁十三忽然又问道。
殷禹望向夜空沉默半晌后,眼中蓦地绽出一股慑人光芒,沉声道:“我要去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