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但如今徐皇后复生,有着徐皇后的规劝和开导,皇帝的疑心病倒是没有那么重。
加上有意无意的放权,朱高炽如今已经可以算是名副其实的大明常务副帝了,毕竟失了汉王的武勋一系在如今这种大势下也只有顺从太子了。
所以如今朝堂上如果皇帝不开口的话,大小事务几乎可以说是太子一言而决。
尤其是朱棣并没有收回朱高炽的监国之权,这就足以说明太子如今储位之稳固已经只需要等着朱棣殡天继位,或者干脆朱棣晋太上皇禅位了。
但无论是朱棣还是朱高炽,都清楚的知道朝堂之上如果只有一个声音,那必然将会是亡国之兆。
尤其朱棣还清楚的知道,在平定了北方之后大明如今已经很难再有大的战事,武将们也就没了继续晋升的机会,为了避免朝廷军备废弛就更加要注意文武平衡,避免前宋旧事重演。
虽说朱瞻埈搞出来了征倭,算是给朝廷里的中下层武将找了个晋升的方向,他的青玉卫也招收各家勋贵的庶子和次子,但这显然是无法满足武将方面的需求的。
这也是为什么朱棣之前会放任汉王和太子争储的主要原因之一。
他确实喜欢汉王是一个方面,但最是无情帝王家,身为一个雄才大略的合格皇帝,朱棣并不会让情感影响自己做出的决断。
真正让汉王去争的原因,还是在于汉王可以笼络武将,给他们一个努力和上升的方向,让他们依旧忠心耿耿的为大明卖命,去搏一个从龙之功。
而不是觉得仗打完了他们没有了再立军功的机会,从而堕落放纵,让大明的军备废弛。
对于这一点,朱棣是深有感触的。
洪武初年的时候,卫所的军户还大多都是跟着朱元璋开国时候的精锐,不仅战力彪悍,军纪也十分的严格,确实称得上是大明的骄兵悍将。
但是到了洪武末年的时候,朱棣和其他塞王所能控制的边塞军队倒还算过得去,至少因为常年要面对蒙古人的威胁,大家不至于说军备废弛。
可南方的卫所就烂的非常快了,这也是为什么靖难的时候,朱棣能够赢的深层次原因之一。
朝廷的中央军不如常年戍边的燕军,再加上将领的差距以及朱允炆在军事战略上的失误,输掉当年的战争实在是一点都不稀奇。
以前有北伐钓着这些勋贵和武将,让他们有个盼头,自然朝廷的武备不会太废弛。
可即便如此,如今地方上的武备也还是处在一个衰落的状态,军户逃亡就不说了,这个问题在洪武年就有了,到如今算是越发的严重。
更要命的问题还是卫所的军备废弛,士兵大多不堪一战。
就好像洪武年间设立的备倭兵,就和江南大部分的卫所一样,如今已经大多废弛不堪驱使。
这其实也很好理解,江南承平日久,除了靖难的时候打南京城算是打过一点仗之外,南方的卫所从洪武年开始就没打过仗了。
养废了是正常的,没废才是不正常的。
毕竟这都几十年不打仗了,你江南的卫所还能保持精锐和战力,朝廷就该怀疑你是不是有别的图谋了。
光底下的卫所都已经是这样一种状况,朝廷里那些世袭勋贵们没了仗打会堕落成什么样子也就不难想象了。
原本按照朱棣的计划,老二既然已经废了,那就新扶持一个武勋们的利益代表出来。
这个人选一开始朱棣是属意朱瞻基的,这也是为什么之前北伐会带他一起的原因。
奈何就算朱棣给了朱瞻基机会,朱瞻基在北伐中的表现也乏善可陈。
与之相对的朱瞻埈就显得十分的惊才绝艳了。
无论是出征之前为朝廷筹措军饷、粮草,还是出征时沿途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