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纪录片类的视频一般都是独白比较多,视频里的人说话的内容很少,大多数都是靠独白来带动视频的节奏。
这块后期林栢苼整理好,再让沐清湲校对一下,最后张敏会根据视频和文案来进行调整剪辑。
原本沐清湲还想给李爷爷带上麦克风,这样说话的时候声音会清楚点。
张敏的建议不带,这样从视频中看到的更真实,尽量避免拍摄类的东西出现在视频中。就像拍一部古装戏,总不能说话的人身上都带着麦,那给人的感觉就不伦不类了。
三个人都不是很懂拍摄,总之就是张敏说什么是什么就对了。
李爷爷主要是负责制作,做的过程中张敏建议不要介绍,具体的做法到时候用独白来说。拍摄的时候最好只有现场操作的声音,这样一来的效果会更好,毕竟现在做饭都是一边做一边说,有些过于老套了。
张敏算了算拍摄周期,自己和沐清湲请假来拍摄是不太可能的。
几百个分镜头,想要完整的呈现制作过程,首先就要加紧拍摄的进度。其次就是简化那些看着没有视觉感的画面,用一两个镜头介绍一下就行,重点都留在那些吸引人眼球的画面上。
好在李叔把原料和半成品都带回来,这样一来拍摄就省去了等待制作原料的时间。
像是糯米粉是要用糯米在清水里浸泡一夜,在用手工的小水磨打成浆水,在倒在撑起四角的细纱布中间吊一个晚上,等水滴干了,把湿的糯米粉团掰碎,晾干后就是成品的糯米粉。
光一个工序没有个三五天都别想拍完,所以这期间只需要拍摄几个关键的镜头就行,这种拍摄手法很好处理。
制作的过程就相对简单一些,说是简单也就是时间短,千差万别的味道就会在制作的过程中体现出来。
还有一个自制的配料就是炒黄豆,把黄豆放在锅中炒熟炒香,微微带有一点糊味即可,再擀碎,留着备用,这块的拍摄也可以简化。
剩下的就是把糯米粉和其他的食材混合揉成面团,上锅蒸熟即可。再把黄豆面散在案板上,把糯米团放平,让其均匀沾上黄豆面,中间加入豆沙,卷好切段就可以吃了。
听着这个过程很简单,要是用现代化的厨具做,估计一两个小时就能搞定。
但这是美食类的纪录片,要呈现以前的传统做法,那就要用到小水磨,大铁锅,灶台等这些老物件了。也只有这样的传统风情,才能让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们,体验一下别样的风景。
李爷爷配合着张敏在拍摄着那些分镜头,林栢苼和沐清湲则在屋外随时待命,比如生火,刷锅什么的。
今天不可能把太多的细节都拍出来,现在是上午,按照剧本是把前几天晒干的糯米块,放在小磨盘里研磨成粉。
李叔拿来的都是现成的,根本拍摄不出那样的效果,于是只能从研磨好的镜头拍起,后续等李爷爷正式做一遍再补拍一下镜头了。
上午的时间过得很快,大部分都在讨论剧本和镜头。
李爷爷倒没觉得累,只觉得很新奇,能把传统手艺通过视频的方式让更多人看到,李爷爷还是很愿意的。
简单地吃过了午饭,林栢苼去家里拿了一些糯米,下午有要研磨糯米的镜头。
这可是个苦差事,李爷爷那么大岁数了,不可能研磨一个下午,这个重任只能交给林栢苼了。
下午的拍摄继续,李爷爷把挑选糯米和研磨糯米的镜头拍好,剩下的就交给林栢苼去外面继续了。
同样的厨房,李爷爷又把制作豆面的镜头拍完了。
这会儿天色已经晚了,老房子的光线也不太好,制作的过程放在明天拍摄,晚上就拍一下如何把研磨出来的糯米桨做成糯米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