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部族大营内,车寻和王离严苛训练着李欣的骑兵。
随着这段日子的大力整顿和训练,匈奴骑兵在作战专业化方面水平有了显着的提高。
以前匈奴人只靠人喊和角号声来控制战场局势,现在则将更先进有效的旗语、鼓语、烟语学习了过来。
李欣营的旗子用的是大秦黑龙旗,战鼓也是李欣从秦营里淘来的秦军旧货,围猎效果的确喜人。
因为训练还少的缘故,李欣手下的千骑做不到如秦军般进退有序,但撤退和遇袭时却多了几分从容,不会像以前匈奴人打仗,顺风局一切好说,一旦遇上敌人的突袭、伏击立马崩盘,想救都无处下手。
整个匈奴就连头曼的单于庭部也是如此,在秦军突袭下坚持片刻便一溃千里,只能败退逃亡,其余部族更是不堪。
李欣营能顺利的接受新事物,除了和他这个主帅有关外,还跟李欣手下少有贵族相关,这在推行新军政时减轻了颇多阻力。
唯一的秦胡矛盾,也被李欣以各种手段给压了下来,所以暂时并无大碍。
巡查战前准备的李欣,望着远处灰蒙蒙的天色,心中担忧未减。
说没压力更不可能,和部族里的人生活了久了都有了感情,不管是谁家失去亲人都会让李欣难受,脑海里不断涌现出此次出征的种种结局,唏嘘的有,高兴的亦有,而悲伤的则更多。
在没有更多情报来源的前提下,李欣不能保证战略方向完全对的情况下,只能用笨办法,多花功夫将战前准备力臻完美。
李欣走遍了所有备战的地点,商车底部弓弩、大盾隐藏的位置、战马的配置,甚至连前面诱敌士卒们内附的衣甲李欣都一验再验。
如此作为让底下人颇为感动,在这个时代能真正看得起士卒的将军可不多见。
李欣忙着战前准备,忽室尔率领手下的三千骑兵开始马不停蹄的行动。
屠耆军分出疑兵后,在哲塔午台的建议下,忽室尔分出百骑先作探查,熟悉地形,九原郡到云中郡的商路漫长,这给了屠耆军很大的发挥空间。
随着轻骑斥候的派出,屠耆军赶到胡堡外已是下午时光了。
隐蔽好军队,忽室尔和哲塔午台两人顾不得休息,带几个随身侍卫便登上高坡眺望胡堡防御。
望着防御措施完备且戒备森严的胡堡城,哲塔午台不禁兴叹:“不管是燕人、赵人还是现在的秦人,这修建堡垒的秘术都是我们草原人不可比拟的,仅仅这小小的戍堡想要正面攻克,器械充足之下,也非万骑不可。”
忽室尔对面前的土城面露不屑,笑道:“老师何必长他人志气,我铁骑野战天下无敌,他们除了龟缩在土墙之中还会干什么?”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各有各的道理,哲塔午台摇了摇头不做解释,直言道:“人往往在自认为安全的前提下会放下戒心,胡堡城内廉颇军规模在千骑左右,我军两千占有人数上的决对优势,但廉颇军在胡堡周围是地头蛇,不可小觑其亡命之徒的临死反扑。
在老夫看来,进攻胡堡的最佳战场有两处,一处在胡堡之外,我军隐与城外,廉颇军众匪定不知我军伏于其家门口,武备必定松懈。
待廉颇军后军出城时,我军骤然发兵进攻,我军一冲敌军必然慌乱,再派将军引骑兵断其后路,则可得全胜,王子以为如何?”
忽室尔人小鬼大并没有直接回答,他知道哲塔午台话里有考效意味,笑着反问道:“老师只说了一处,不是还有另一处没说?”
哲塔午台黑色的眼眸转了转,继续说道:“刚刚轻骑来报,说胡堡前往九原的必经之路上,有一条五里长的小峡谷,我军隐于峡谷之上,派骑兵守住峡谷两头,待廉颇军经过,凭借地利击之,亦可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