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第九十七章 各路豪杰 (第2/2页)

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去读书二十几年的出息大了去了。

内柜管事叫张双喜,这名字便像是个商人了,长相也确实对得起自己的名字。一张白白胖胖的大圆脸,未曾开口人先笑。他掌管的分号大宗货物贸易,譬如昨日邓源初到商号的时候,如果对小伙计说“我有一万匹生丝要卖”,那么与他接洽的便会是这张管事了。

紧挨着张双喜坐的,是粮店掌柜顾宝通。也是个四十岁上下的中年人,看长相便知道精明强干。邓源知道,在这个讲究座次顺序的社会中,各位店铺掌柜的位置都是有讲究的。除分号各位管事之外,顾宝通的位置距离大掌柜最近,显然他是各店掌柜中最有身份的。而事实也是如此,晟记的买卖,最大宗自然是盐业——这是由邓鼎城亲自负责、周升具体过问的,轮不到别人插手。而盐业之外,获利最丰厚的便是粮食买卖。晟记的收购的粮食,大宗是运往西北做军粮,小宗是当地分销。因苏湖一带本就是鱼米之乡,百姓无须高价购粮,零售没有多大收益,所以顾宝通也在做南直隶各卫所的生意,人头熟,手面广,算得上是邓鼎城手下一员大将。

粮店之下是当铺。晟记的当铺不像别的小当铺那样做穷人的买卖。收个旧衣服、破柜子,进出几百文的买卖,有什么意思?晟记走的是高端路线,专收名贵器物、名人字画、珠宝古董。低进高出,也是一桩获益颇丰的生意。当铺掌柜郑四宝也是一脸学究气,与别人最大的区别是一双眼睛始终眯眯着,这是多年来鉴宝识物留下的习惯。

郑四宝之下坐着的是银号掌柜武云翔——这多少让邓源有些意外,他没想到银号掌柜在当下的晟记苏州分号只能排第三位。在后世的记忆中,晋商一直是与古代中国金融发展史相伴始终的。虽说闻名天下的票号是在清朝中后期才创立的,但在大明末期,经营银号的也应该是神豪才对啊。也不知是因为当下的苏州银业竞争激烈,还是因为邓鼎城的重心不在这上面,所以武掌柜只能暂时屈居第三。武云翔年纪不大,应该是在座各位掌柜中最年轻的一位。脸上始终带着淡淡的笑意。他的笑与张双喜不同,张双喜那是生意人的热络,而武云翔则更多的是显出冲淡谦和。

其余诸位,邓鼎城也都一一介绍了,邓源一时之间也没法把每个人的资料都记住,起初几位还行,后来便只记住了姓名。反正以后日子很长,可以慢慢了解。

相对印象深刻的便是丝绸铺的掌柜陆一川,他是主桌上唯一的苏州人。也许是因为丝绸买卖水太深,确实需要一位本地人牵头。

这便是晟宝源苏州分号的各路豪杰,邓源与众人分别见礼,在一声声“少掌柜”的称呼中几乎迷失方向。邓源的身世,此刻已经不是忌讳,大伙儿自然要与之交好。

在邓鼎城干咳一声,道:“源儿眼下的主业是读书,明年要参加秋闱。‘少掌柜’的称呼,还是先不要提。”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 仁王九千岁 大秦之我是秦二世 大明:黄袍加身,你们可害苦了朕 最强世子爷 大明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