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第六十六章 藏金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亥时初,骡车行至新宁街的宅子外。邓源前两日来过这里,陈三吉也曾在此地藏身。今日大事已了,陈三吉等人远走高飞,宅子便重新空了下来。

陈伯在路上说,既然已经被衙门里的人撞见,那人又认识邓源,那么金银便不宜再运回宣化里的宅子。万一对方是个属王八的性子,死咬一口不松嘴,明着不敢动手,暗地里潜进来查看,这些银鞘子目标这么大,很是不稳便。好在还有新宁街这处宅子,外人都不知道是邓鼎城的产业,这里门窗都结实,也有专门藏东西的地洞。短时间内看,金银藏在这里最安全。

两人又忙活了半个时辰,将银鞘子尽数藏好。两人又简单商议一下,决定还把黄金和银鞘子分开,这样更加安全。两只黄金箱子都不大,而且方才温大路也没看到,拉回宣化里的宅子,不拘哪个角落便藏下了。

陈伯将里里外外的门窗锁好,又拿了一床棉被盖住黄金箱子。邓源往车上一躺,枕在八千两黄金上,一路哼着小曲儿地回了宣化里。

回到家,邓源将两箱黄金藏到陈伯床底下。这地方看似随意,却是邓源想了一路才想起的绝佳地点。一来外人不会想到一个老门房的床底下会藏八千两黄金,二来以陈伯的机警,绝不会让人悄无声息地潜入自己房中。只是苦了陈伯了,以后便要减少外出,以免让歹人有了可乘之机。

陈伯笑着那把箱子推到靠墙的位置,拿杂物挡住。而后赶着骡车出去了——顾家的车,要趁夜处理掉。

邓源躺到自己的床上,已交子时。他筋疲力尽,腰酸背疼,但大脑却很活跃,丝毫没有困意。

中午从顾宅回来,他作为一个看客,并没有觉出多大的意思。但现在不同了,自己终于参与了一桩历史大事,从臭名昭着的阉党成员顾秉谦家里运出来十几万两银子。而且顾秉谦能不能安然渡过这一关,下一步就要看邓秀才的信誉如何了。邓源甚至促狭地想到,若是自己昧下这些金银,顾秉谦无力再行贿,他的结局会不会就此改变?

他摸出手机,靠,今天没充电···

如果没有记错,他在搜索崇祯二年大事件的时候,看到袁崇焕就是在这一日矫诏杀了皮岛总兵毛文龙。

邓源回想了一下,也许就是自己在顾宅闲逛的时候,东北那嘎达的某处校场里,曾经豪横不可一世的毛总兵人头落地。而袁崇焕踞坐高台,掷地有声的说出那句名言:“你道本部院是个书生,本部院却是个将首!”

两件大事,如此凑巧地发生在同一天。

看起来两件事毫无关系。但历史唯物主义教育邓源,世间万物都是存在普遍联系的。这两件大事的背后,站着同一个人——崇祯皇帝。

若没有这位皇帝清算阉党的铁腕雄心,顾秉谦不会在告老还乡数年之后还遭这么一场大祸。

若没有这位皇帝平定辽东的操切冒进,袁崇焕不会甘冒天下之大不韪擅杀大将来树立威信。

皇帝的两件大事,一成一败。虽然清算阉党算不得彻底成功,但好歹是大致按照他的意图推进了。而袁崇焕诛杀毛文龙之后仅仅过了几个月,就被捕下狱,再也没有机会去实现他在皇帝面前夸下的“五年平辽”海口。

说到底,阉党再怎么横行无忌,魏忠贤也只是皇帝家奴。一道诏书下去,九千岁只能上吊自尽,铁杆阉党成员也只能洗干净脖子等着那一刀,要不然就像顾秉谦一样剜门盗洞请托花钱以求自保。而辽东建奴则不同,你一百道诏书发下去,该打败仗还是打败仗,铁岭还是丢了,沈阳还是丢了,辽阳还是丢了。对于皇帝来说,魏忠贤也好,顾秉谦也罢,都是你们的的内部矛盾。而建奴才是真正的敌我矛盾。可崇祯皇帝在位十七年,花在内部矛盾上的时间精力好像有点多,本就不多的那点政治智慧更是都用在了和大臣们斗智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 仁王九千岁 大秦之我是秦二世 大明:黄袍加身,你们可害苦了朕 最强世子爷 大明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