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无暇顾及老孟的心脏病,一心期待孟大雷能赶快回来为他分忧解难。
摆在他们面前的命案,已经超出了正常思维能力的范畴。
和孟大雷的推理一样,被主编夏文彬逼走的同事,在自家的阳台上结束了生命。算上被烧死的陈泉,和宁夜小说里的死者一样,三名看似意外身亡的死者,他们的过去都与命案有所纠葛,而死者们的死法和小说中描写的一致。
第一个死者唐泽森当年妻儿被歹徒杀害的案件,张积为孟大雷找来了当时的结案报告,两名最终落网的歹徒承认抢劫的犯罪事实,对将唐泽森妻子推下楼一事也供认不讳,但两名歹徒一口咬定那只是意外,面对歹徒手中的凶器,唐泽森的妻子反应激烈,拉扯中被推下楼身亡。
但至关重要的一点是两名歹徒否认杀害了唐泽森的女儿。据验尸报告记录,唐泽森的女儿是被人捂住口鼻,导致呼吸困难窒息死亡的。最终,两名歹徒因为入室抢劫杀人,性质恶劣,被判处死刑,上诉二审后维持原判,被执行枪决。
孟大雷对此感到困惑不解的是,为什么两名歹徒至死都不愿意承认杀死唐泽森的女儿呢?在死刑不可逆转的情况下,为何还要固执地否认一起谋杀呢?
小细节上的停滞,对案件的整体推进影响不大,单看每个案件,都处于模棱两可的朦胧地带,容易迷失在凶手设下的迷宫中。孟大雷在迷宫华丽的大门前退后一步,云山雾罩的迷宫全貌一览无余,谋杀的轨迹如天空划过的流星般明显。
可孟大雷还缺少一件至关重要的东西,一件能够串联起几起案件的金钥匙。
从头到尾地读了一遍宁夜的小说,孟大雷更是将宁夜小说所说的人物“黑”与案件紧密联系起来了。嫌犯的装扮宛如书中的形象,几名被害人的死法与书中的命案也极为相近,溺死、坠楼、焚火无一例外地出现在了现实生活中。不仅如此,更具说服力的是,书中情节除了作者宁夜外,不论书里书外,所有知晓情节的人,都已死于非命,除了“黑”一个人之外。
不对!卧轨自杀的于滔,完全和本书无关,他又为何丧命呢?
不过,所有死者的内心,都有黑暗的过去,在面对“黑”的时候,这是最大的弱点。
孟大雷希望张积能够从风行快递处有新的斩获,否则他真不知该用哪种语言告诉所有人,追查的嫌犯是个凭空捏造而又真实存在的小说人物了。
孟大雷看完整部小说后的最大改观,就是再无疑心地将所有意外事件定性为谋杀案侦办。宁夜的小说开拓了孟大雷不少思路,在对命案现场搜查到的证据进行整理分析后,凶手短时间内杀死夏文彬的方法,终于被孟大雷抓到了破绽。
一件被所有人都忽略的东西,起到了关键作用。在案发现场时,孟大雷曾看到过泡在鱼缸里的尸体手中握着某件东西,那其实是他的手机,只是现场太过古怪,所以一个泡在鱼缸里的人拿着自己的手机,一点儿都不让人感到奇怪。
可假设死者是为了去捡手机呢?凶手也许是开玩笑似的将他的手机丢入鱼缸,死者慌忙趴到鱼缸上面伸手去捞,凶手趁机按住他的脑袋,灌了他几口水。受到刺激后,导致死者夏文彬猝死,身体自然跌入盛满水的鱼缸里了。
这个假设更有两个有力的证明条件:一、对于一名混迹人际圈的主编来说,储存了所有社交电话号码的手机,绝对有让他不顾一切去捞的价值。二、正是死者之前有间接害死同事的经历,所以才让他的身体经受不住突然刺激,凶手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才轻易地迅速杀死了他。
在现场找到的灰烬,确认是宁夜小说的文稿,可孟大雷读完全部文稿,并没有发现文稿有缺失。难道凶手杀人真的只是为了调包文稿吗?为了篡改小说结局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不惜犯下多重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