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铁头娃 四十五 (第3/4页)

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八路军 1942年,陈毅代军长与二师、四师干部合影第四纵队改编为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政治委员彭雪枫,参谋长张震,政治部主任萧望东。第十旅由八路军第二纵队第三四四旅改编。旅长刘震,政治委员康志强,参谋长沈启贤,政治部主任高农斧。辖第二十八、第二十九团。第十一旅由新四军第六支队第一、第二团合编。旅长滕海清,政治委员孔石泉,副旅长张太生,参谋长钟友松,政治部主任黎同新。辖第三十、第三十一、第三十二团。第十二旅由新四军第六支队第三团和第一、第二总队各缩编的一个团合编。旅长谭友林(饶子健代),政治委员赖毅,副旅长吴信容,参谋长罗保廉,政治部主任刘作孚。辖第三十三、第三十四、第三十五团。另辖萧县独立旅,旅长纵翰民,政治委员李忠道(李砥平),参谋长廉平,政治部主任陈其五,辖第一、第二团。

第四师师长彭雪枫第四师共1.5万余人,活动于陇海铁路以南,淮河以北,新黄河以东,津浦铁路两侧的淮北抗日根据地,担负着坚持淮北抗日游击战争,对西防御国民党军东犯,并向河南敌后发展的任务。

1942年11月,为加强地方武装建设,成立淮北军区。军区领导机关由第四师领导机关兼,司令员彭雪枫,政治委员邓子恢,参谋长张震,政治部主任吴芝圃。辖4个军分区。

1944年9月11日,在夏邑县八里庄的战斗中,彭雪枫英勇牺牲。张爱萍继任第四师师长和淮北军区司令员,韦国清任第四师副师长和淮北军区副司令员。

新四军第四师在抗日战争中坚持和发展了淮北抗日根据地,共歼敌6万余人,主力部队发展到3.2万余人,还组建了地方武装2.3万余。

第五师

转战鄂豫皖湘赣

1941年4月5日,豫鄂挺进纵队 1945年1月新四军五师主要领导合影改编为新四军第五师。师长兼政治委员李先念(后郑位三任政治委员),参谋长刘少卿,政治部主任任质斌。辖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旅,第一、第二、第三游击纵队,以及豫鄂边区保安司令部,11月又组建了特务旅。第十三旅由原豫鄂挺进纵队第二、第三、第五团编成,并依次改番号为第三十七、第三十八、第三十九团。旅长周志坚,政治委员方正平,副旅长萧远久,参谋长黄霖,政治部主任栗在山。第十四旅由原豫鄂挺进纵队第一团、黄冈地方武装、第九团编成,并依次改番号为第四十、第四十一、第四十二团。旅长罗厚福,政治委员张体学,副旅长吴林焕,参谋长熊作芳,政治部主任夏农苔。第十五旅由原豫鄂挺进纵队第六、第十、第八团编成,并依次改番号为第四十三、第四十四、第四十五团。旅长王海山,政治委员周志刚,副旅长朱立文,参谋长张文津,政治部主任张执一。

第一游击纵队由原豫鄂挺进纵队第四团和第十团一部组成。司令员杨经曲,政治委员张执一,政治部主任王潜。辖第一、第三团。第五师师长李先念

第二游击纵队由原豫鄂挺进纵队第七团与信南地方武装编成。司令员黄霖,政治委员刘子厚,参谋长余学礼,政治部主任胡任伦。辖第四、第六团。

第三游击纵队由鄂东地方武装编成。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何耀榜。同年11月并入特务旅。

特务旅由第四十团和第三游击纵队编成。旅长罗厚福,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何耀榜。辖第一、第三团。1942年4月撤销番号。

第五师建立地方武装指挥机构,与其它师有所不同。一个不同是,早在1942年,就建立了5个军分区,但是直到1944年10月,才有鄂豫皖湘赣军区,统一领导各军分区。军区领导机关由第五师领导机关兼。

第五师活动于武汉四周,地跨鄂、豫、皖、湘、赣5省边区,长期远离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大国船舰 三国开局斩关羽 汉末辽王 我家房间通三国,开局和小乔同居 师天下 大唐御史:女帝饶命 草根的逆袭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