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赖于其所控制的中原地区的汉人工匠进行相关兵器的制造和生产,其整体兵器水平远低于北宋军队。同时,随着火器在北宋军队的装备,辽国的装备劣势进一步凸显,至辽国灭亡,辽国军队也未能装备一支火器。
五是从动员力量上对比:按照宋朝的兵民比例,在紧急战争状态下,宋朝除了可以将数十万驻守地方的禁军和厢兵调往前线外,还可以利用其严密的中央集权制度,紧急动员一百万人左右。而辽国其兵民比例已经较高,在战争状态下,不但能够动员的力量少,且为防备鞑靼、突厥、女真等力量,还要将仅可动员的力量派驻在这些地区,加强对这些地区的镇守。
六是从经济力量对比: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两国交战打的不仅是前线,更是背后的国家实力。按照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的测算,同一时期的北宋,其国内生产总值和粮食产量在整个亚洲高于其他国家的总和,其国内粮食储备量,足以支撑北宋军队十年以上的连续全面战争。而同时期的辽国其国内生产总值和粮食产量不足北宋的十分之一,其物资储备量甚至不足以支撑辽军超过一年的全面战争。
如此对比下来,真不知道,北宋到底弱在哪儿了?但大大小小的战斗下来,北宋还是十战九败。这不由人对宋朝的官僚体制、军事制度和文武百官的能力产生怀疑。
北宋王朝建立于一个诸国并立、八方建元的年代。为统一中国,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宋太祖赵匡胤制定了“先南后北”的作战方略。按照这个方略,宋太祖先后平定荆湖、后蜀,其后两次征伐北汉失败,又继续实施“先南后北”方略,平定南汉、南唐,吴越、漳泉被迫上表归附,南方完全统一。在此基础上,宋太宗赵光义一鼓作气,于979年灭掉北汉,终于结束了唐亡以来延续数十年之久的分裂割据局面,除了契丹辽朝控制的燕云十六州以外,汉族所聚居的中原地区和南方的广大区域重新获得了统一。936 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为当上“儿皇帝”,割让幽燕十六州(燕云十六州,也称幽云十六州,是汉族聚居区,号称“华人百万”)给契丹。宋太宗灭掉北汉后,乘胜于 979 年 6 月北伐契丹。因易州、涿州守土长官皆是汉人,太宗不战夺得两城。在围攻蓟州城时,契丹的铁林厢主李札卢存率部投降,幽州神武厅士卒乡兵 400 余人归降,范阳百姓也献牛酒犒师。宋太宗志在必得,率军猛攻蓟州。蓟州(今北京西)是契丹南京,契丹守将耶律学古坚守城池,宋兵久攻不下,士气渐至低落。这时,辽朝以耶律休哥为前锋,率兵救援,太宗命大军拔营,前至高梁河迎敌。宋军尚未到高粱河,已有辽兵数万渡河而来,双方展开激战,辽军伤亡惨重,渐向后退。太宗正要命令宋军穷追猛打,又有两队辽兵分左右冲杀而来。宋军抵挡不住,败下阵来,太宗仓皇奔回涿州。还未进城,耶律休哥又率辽兵追到,太宗与队伍失散,单枪匹马,不明路径,又加天色昏暗,陷于泥淖之中。幸逢杨业从太原押运军需粮草赶到,才得以脱身。
毛泽东读《宋史·太宗本纪》至此,写下批语:“此人不知兵,非契丹对手。尔后屡败,契丹均以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办法,宋人终不省。”
伟人所言,点中要害。
说赵光义不知兵,并非冤枉。仅就这次进攻契丹来说,宋军灭北汉,已是精疲力竭,以疲惫之师于 酷暑与兵力强盛的契丹作战,是“不知兵”之一;宋军长驱直入,连下两城,几乎没遇到周折,这是契丹“诱敌深入”之计,而太宗却不明就里,孤军深入,是“不知兵”之二;宋军久攻蓟州不下,却又不做打援准备,待辽军蜂拥而至才仓促迎战,是“不知兵”之三。两次征讨契丹失败,宋朝主和派意见占了上风,太宗诏命沿边州县把守边境,不得兴衅滋事。雍熙三年(986 年)正月,知雄州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