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第25章 惦念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没想到格格竟然愿意亲自教他们,四人在心底暗暗发誓,日后定会为了主子万死不辞。

舒瑶还不知道,她今日这番初心只是想解放双手才教他们识字的举动,竟然轻易就赢得了几人的誓死效忠。

舒瑶抬抬手:“好了,都起来吧,早点识字,也能早点帮我办事。”

先教几人认字,至于写字练习还不急,现在还没有准备他们用的笔墨纸砚。

格格份例里的纸张并不多,舒瑶的嫁妆里有书有笔墨砚台就是没有纸。

她现在用的纸笔是贝勒府里准备的。

虽不是极好的宣纸,那也不能给奴才们用来练字。

明日差人出府去买些毛边纸来给他们几个练字用。

泽兰和冬青是贴身伺候舒瑶的丫鬟,只需要负责照顾她的饮食起居。

还有屋内的卫生,其他的不用她们去做。

半夏给两人打下手。

凌云负责守门、提膳、跑腿之类的差事,其他洒扫之类杂事不用他做。

暂时没事,他们都有时间来跟舒瑶识字。

至于看门,这时候应该没有人会来。

贝勒爷的赏赐和福晋的赏赐都已经给过了。

在贝勒府里也不用担心有贼,暂时不守着也没事。

难得她也有为人师表的一天,舒瑶兴致高昂。

何况这几个学生记忆力和反应力都不错,教起来很是省心,让她十分有成就感。

舒瑶沉迷在教学的快乐中,泽兰四人聚精会神地听。

前院,书房。

胤禛放下手中的折子,紧闭双眼捏了捏眉心,只觉心力交瘁。

这些年朝政始终不太平,外敌入侵,蒙古动乱,黄河接连水患,各地干旱水灾,贪官污吏横行,百姓流离失所。

内忧外患,他们每天上朝听到的几乎都是坏消息,好消息少之又少。

皇阿玛让他们兄弟参与朝政,为国解忧,对他们寄予厚望,他不敢有负皇阿玛所托。

年初畿南四府、河南、山东的百姓生计艰难,大不如往常。

皇阿玛派钦差前去调查,原是因为地方大小官员沆瀣一气,不思为民除弊。

还巧立名目多次征取税银,中饱私囊,致使民力日渐衰弱,民不聊生。

二月下旬,山东布政使揭露原任布政使刘皑亏空库银。

原任巡抚奉命前往山东盘点库存时竟被对方巨利收买,上报朝廷,担保并无亏空。

可实际上,仓库存粮竟然亏空高达五十多万石,一石米是一百八十斤,那可是九千多万斤粮食,能养活多少人。

三月山东大量饥民流入京城,四月河间水灾又有大批饥民流入,五城一同施粥尚且不能遍布每个人。

康熙令八旗大臣在城外分三处赈济,汉大臣和内务府也各分三处赈济灾民。

又派了佟国维和纳兰明珠二位肱股之臣监督。

如此这般半个月过去局面稳定下来,才开始遣灾民回原籍。

可即使皇上谕旨免除山东九十四州县卫所水灾额赋,缓征丁粮、漕粮。

直隶顺天、河间两府因去年山东的灾民流入,米价至今未减。

而今河间也遭了水灾,粮价虚高不下。

朝廷采取一系列的减免措施,也无法实际改善百姓生计艰难的局面,饿死的百姓数不胜数。

贪官污吏都该死,那些不思为民、目击流亡碌碌素餐粉饰太平的官员也该死。

“主子爷,喝杯茶。”苏培盛将冷了的茶让人撤下去,换上一杯热的。

贝勒爷不知道想到了什么,浑身散发着怒气,坐那儿已经有一盏茶的功夫了。

他心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的千年老醋缸长公主重生了! 爆笑宠妃:太子有病我有药 吻kiss(1v1) 老夫老妻回七零 五年后,她带三萌宝撞爹地怀里 虐了反派大佬之後 墨总的冷情小娇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