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第152章 台湾简史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台湾”这个名字来源于台湾南部少数民族“台窝湾”社的社名,意思是靠近海边的地方。

明朝万历年间,官方正式在公文里使用“台湾”这个名称,但一直到明朝,“台湾”所指代的都只是台湾省台南地区。

而清朝时,官方才将整个岛屿正式定名为“台湾”。

周博仁叫台湾,就是想取代清朝提前命名,希望清朝的历史永远不会出现。

周博仁心中一直有一个大胆的计划,那就是等他自身实力足够强大时,要不惜一切代价将女真一族彻底消灭,以绝后患,防止未来努尔哈赤这样的人物诞生。

起初,周博仁本打算按照历史记载,直接铲除努尔哈赤的几位祖先,但他随即意识到,即使这样做,也不能保证日后不会再冒出像努尔哈赤一样的女真人。

深思熟虑后,他认为最稳妥的办法还是将整个女真族一举歼灭,如此方能一劳永逸、简单有效。

中国大陆的军民向东渡过台湾海峡,开垦、经营台湾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

公元 230 年,三国时期的吴王孙权派遣了一万名官兵抵达“夷洲”(也就是今天的台湾)。

吴国人士沈莹所撰写的《临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对于台湾最早的记载。到了 6 世纪末、7 世纪初的隋朝时期,隋炀帝曾经三次派遣使者前往台湾。

在此之后,从唐朝到宋朝的六百多年间,大陆沿海的人民,尤其是福建泉州和漳州一带的居民,为了逃避战乱和灾祸,纷纷涌向澎湖群岛或者迁徙至台湾,开始从事开垦和拓展的工作。

在北宋时期,起码在宣和二年(公元 1120 年)的时候,福建泉州的行政区域划分已经涵盖了澎湖以及其附属的台湾岛、钓鱼岛及其周边岛屿。

进入南宋时代,澎湖被划入福建泉州晋江县的管辖范围内。

至此,大陆与台湾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层面的联系日益紧密且频繁。

到了元代,对台湾的管理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具体来说,1292 年(元至元二十九年),元世祖忽必烈派遣海船副万户杨祥、礼部员外郎吴志斗以及珍部员外郎阮监前往台湾进行"宣抚"工作。

紧接着,在 1335 年至 1340 年(元后至元年间)这段时间里,元朝政府正式在澎湖设立"巡检司"这一专门的政权机构,负责管辖澎湖和台湾地区的民政事务,并将其隶属于福建泉州晋江县。

从这时起,中国便开启了在台湾设立专门政权机构的历史篇章。

明朝之后,海峡两岸人民交往频繁。

公元 1402-1424 年期间(明成祖朱棣在位时的永乐年间),伟大的航海家"三宝太监"郑和率领着规模宏大的船队出访南洋各个国家,并曾经在台湾短暂停留过一段时间。而在十五世纪往后,倭寇不停地滋扰中国东南部沿海地带,明朝政府因此在澎湖设立了"游击"一职,每年春秋两季派兵驻守此地;同时也在基隆、淡水两个港口驻扎了军队。

一直到十七世纪二十年代的明末时期,大陆民众才开始大规模迁徙到台湾居住。

公元 1628 年(明崇祯元年),当时正逢福建遭受严重旱灾,福建人颜思齐、郑芝龙便召集了几万名来自福建和广东的灾民前往台湾开垦荒地并定居下来,他们一边从事农业耕作和商业贸易活动,一边组织起武装力量抵御倭寇以及荷兰人的侵犯打扰。

随着时间推移,台湾各地逐渐涌现出众多村落,至此,台湾正式迈入了大规模开发阶段。截至十七世纪末期,从大陆沿海地区前往台湾开拓创业的人数已经超过了十万人之多。

1624 年,一群来自荷兰的殖民者如饿狼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我在火影证仙王 大丈夫 寒门第一才子 三国崛起并州 抗战:开局召唤一个德械师 重生之侯府贵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