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行简,而是白天那对堵住他的路,害得他几名侍卫掉进山谷的男孩。
那个年纪大些的男孩就站在众人面前,没了爬山时的汗水和红晕,唯有那副目中无人的神情还和早上一模一样,冷冷清清地说道:“我已经说过了,你对无辜孩童动手,心性不佳,不可能进入武学院。”
话音未落,那少年就抽出剑来,化作一道流云卷上他腰身,猝不及防地将他们一行拍落山崖。
第21章
人与人之间总会有亲厚疏远之分,徐绍庭是亲师弟,关山武学院那些,就只好算后娘养的了。给这些师弟讲课时,任卿便不像对徐绍庭那样尽心,四书五经步步吃透,而是从武道入手,只讲一本《道德经河上公章句》。
所谓以武入道,其中这个“武”字只是手段,追求的根本却是长生之道。阐释大道的文字当中,还有什么比老子五千言更直指根源,震聋发聩的?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通玄,深不可识。”
古代的得道之士能通达玄妙之境,精神与天地相合,道德深远,浑然独立于世外,不是凡尘中人可以揣度的。而这种境界岂不就是武道中人所追求的“陆地神仙”乃至“破碎虚空”境界?先从道德经中体会到玄微幽远、与天地相合的境界,心境眼界广阔了,习武时不拘泥于一招一式或是体内那一点点灵气增减,反而更容易提升武道境界。
读书的好处他拿徐绍庭试验过,纵然别人用着不那么有效,但念书时能沉下浮躁的激进之心。念头通达,武道之路自然不会狭窄,就算一时半刻见不到什么进展,至少和人比试动手时,心静一分就更有机会看破对方招式,找到取胜的时机。
然而时俗重武薄文,刚开这门课时,师弟们也根本不愿意来学,都是碍于院规不得不进课堂。念书时也都是歪斜坐着,唯有徐绍庭在第一排坐得笔直,硬生生显出比那些七尺男儿还高了半头。任卿每个问题他都抢着答,还答得自出机杼,总能挑出那么一两点闪光处。
亲师弟就是比后的强,任卿对他的满意不是一点半点,留作业时也比旁人多了两篇。写过几回作业,经过一两次堂考后,原本嫉妒他身为真传弟子、才八岁就晋入洗髓初境的师弟们,看他的眼光都带了几分微妙的同情。下课之后便有几名师弟偷偷接近他,同情地问他:每天被迫和任卿呆在一块儿,是不是压力非常大,日子过得特别苦?
学习楷模徐绍庭表示,完全没那回事:“师兄人可好了,读书是美事,哪里苦呢?”
红袖添香的幸福汝等不学无术之辈哪儿有机会理解?
他洒然一笑,神光清正朗阔,隐隐已经有了几分让人折腰的王者风采,主动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当初师兄教我《大学》,我就在抄书时打通了气海关窍,正式迈入武道。后来守孝三年读完了四书五经,自自然然地就突破到洗髓境了。”
真有那么管用?以前从没听说过读书能突破武学境界的,该不会是这对真传师兄资质太好了,随随便便就能晋升,跟他们这些凡俗之辈不一样吧?
可是万一能管用呢?他们卡在炼骨或是洗髓境界的时间已经太长了……
在任卿的浮伽木[手]剑[板]管束,和徐绍庭三五年间连续突破洗髓中、上境的成就鼓励下,关山武学院的风气也大为变化,恢复了几分还是书院时,满院莘莘学子手不释卷的模样。后来几年间,除了徐绍庭外还有两三名弟子突破了境界。不管这其中和道德经有没有关系,任卿这个大师兄的位置已经坐得稳稳当当,再没有人因为他年轻而不服管教了。
********************************
当然,对待亲师弟,就不能只随便念几本书了,主要得靠言传身教。所以自打每天开始攀青云路,任卿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