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五四 游天师洞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石几、石案之美。洞外花香鸟语,流水淙淙:洞内凤鸣龙吟,余韵袅袅;四周蕙兰吐芳,幽篁森森。

张良从此隐居于此,跟随黄石公潜心学道。相传张良登仙后,位为太玄童子,常从太上老君于太清之中。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张良,将白云山改名为\"张师山\",\"白云观\"更名为\"张良祠\"。庙前有一对联:得黄石公助,熟读兵书佐刘终成帝业;从赤松子游,精通玄理,使君得保天年。

没走多久,就到了张师山脚下。杨凡带着九月开始登山。

山顶的张良祠显得破败了不少,墙上一片斑驳。里面也只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独居于此。杨凡想想自己上小学时,学校组织春游还来过这里。那里候这里还是很热闹的,山顶的庙里还有一个小卖部可以买一些零食呢。才二十多年的时间,就完全不一样了。这让杨凡又想起了建鸡山上倒塌的庙。心里感叹白云苍狗,世事变迁。

没有进到庙里去,杨凡带着九月朝南边山腰的天师洞而去。沿着南边一条长满杂草灌木的弯曲小径,慢慢向下行至洞口。

天师洞周围已被郁郁葱葱的树木所覆盖,如不是行至洞口,隔远是看不到这个洞口的。天师洞的洞口高有三米左右,宽有五米左右。这个洞有多深,没人丈量过。以前小时候来天师洞时,也没有进入太远。只走进了十多米,就感觉寒冷刺骨,不敢再往里走。

当地传说,在倭寇入侵时期,这个洞里最多的时候藏了有一千多号人,也不知是真是假。

带着九月往里走去,洞内比洞口要小一些,往里走了几米,就变成了一米多宽,两米多高了。慢慢往里走着。外面的光线照不进来了,里面变得暗了起来。不过这对杨凡并没有影响。杨凡早就可以在伸手不见五指的环境中视物如昼了。九月也没影响,因为狗狗本来就可以在夜里看清东西的。

洞里的空气还挺新鲜,没有一点异味。看来这洞也没有被什么野物占过。听着淙淙的流水声,杨凡慢慢向里走去。再走了几步,就是一个拐角。转过这个拐角,里面就彻底的黑暗了。

用手摸了摸洞壁,很干燥。明明地上还有一条小水沟,流水淙淙,也不知道为什么洞壁却显得干燥。

再行进几米,气温开始下降。还有丝丝凉风风过。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吹来的。杨凡决定把小时候没有探索完的部分全部探索一遍。

一直往里又走了四五十米,左拐右拐的,也不知道现在的位置位底是在哪里。如果不是对自己这身实力的自信,杨凡还真不敢进到这里来。这里的温度已经快降到零度了。但还是显得很干燥。

看着这里的空间又在变大了,杨凡在想是不是快到底了。也不心急,继续向里走。约莫又走了十来米,里面的空间豁然变得大了起来。这里是一个差不多有一个篮球场大的空间,高度超过三米,里面空旷无比。只在靠着一边洞壁的位置有一个圆形的石桌,石桌周围摆着几个圆形的石凳。离石桌两米远的地方有一张石床。说是石床,就是一整块的长方形大石头,长有二米左右,宽一米五左右,高也差不多是六十公分高,上面非常的平坦。整个石床和石桌石凳完全看不出人工雕凿的痕迹,浑然天成。

在这个洞穴的另一边,有一口一米见方的小池子,也不知道有多深,池子的一边有一个小缺口,有水从这个缺口流出,流入边上的一条小沟,一直向外流去。看来在进来时看到的脚边小沟,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顺着洞壁走着,把整个洞穴走了一圈,再没有发现别的什么东西。

传说这里是张良修道的地方,不应该如此简陋吧。杨凡心里想着。但后来转念一想,古人修道讲究个清静,不沾红尘之物。在艰苦的环境中锤炼自己的精神意志。这里如此简陋也可以理解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圣仙王途 晟土 弟,你再闯祸,哥哥我就要篡位了 从笑傲开始周游诸天 仙府道途 穿越许仙,三兄弟大闹修仙界 穿越修仙开局极品天灵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