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第65章 惹不起之人 (第2/5页)

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没有王法了吗?”

店家笑道:“这位爷!您小点声,叫他听见了,我们都要遭殃......”

“黄老板”道:“店家,不要怕。说说这位二爷为什么这么厉害?他是皇亲还是国戚?”

店家笑道:“这位爷!皇亲国戚倒不是。他可是县令大人的小舅子。在这里,县令大人就是王法。他可是我们惹不起的人。”

听到“县令”两个字,我乐了。在皇上面前,还有惹不起的人?我转怒为笑道:“怎么个惹不起?”

店家害怕地说道:“这位爷!您不知道,惹怒了这位县令大人的小舅子,轻则挨打,重则抓进牢里,不死也要脱层皮。”

我笑道:“店家,这县令大人高姓大名?”

店家又陪着笑脸说道:“几位爷看着面生,好像不是我们县城附近的人,我们这个县叫常庄县。县令叫赵虎。”

我笑道:“没听过。”

店家又笑道:“这位爷,县令赵大人您没听过?也理解,您不是我们这里的人。但想必他的哥哥是大内禁军将领,您肯定听过。”

宇文大统领这时忍不住了,怒道:“他的哥哥叫什么?”

店家笑道:“这位爷,他的哥哥是大内禁军将领赵谭。”

听着这个名字怎么这么熟悉呢?我突然记起来,赵谭是当朝将领,赵谭与王禀曾随童贯参与镇压方腊起义,因与阮小七发生过口角,征方腊后,他同王禀一同告发阮小七“穿方腊龙袍戏耍”之事,阮小七因而被剥夺官职,贬成平民。赵谭因镇压方腊起义有功,迁为大内禁军将领。

想到这里,我故意笑道:“既然县令大人的哥哥是大内禁军将领赵谭,可真是惹不起的人物。”

店家笑道:“这位爷是个明事理之人。”

我笑道:“店家,我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呢。”

惹得店家和“黄老板”等人大笑起来。

忽听那边“二爷”的跟班“獐头哥”的公鸭嗓子又叫起来:“没见二爷在这吃酒吗?谁他妈的,敢大声喧哗?影响了二爷的雅兴,叫你们吃不了兜着走!”

我本想发怒,但碍于“黄老板”在侧,不好发作,只是怒目而视。

这时,从店外走进一个穿着破烂但面貌姣好的年轻女子,扶着一位身体孱弱的白发老人。

店小二问道:“这位姐,您吃点啥?”

年轻女子红着脸问道:“请问小二哥,这店里最便宜的吃喝是什么?”

店小二答道:“这位姐,最便宜的是胡饼,四文铜钱。”

您可能要问,胡饼是个啥?铁牛告诉您,胡饼就是后世的烧饼、饼子。因为原本是从西域传来的食物,所以被称为“胡饼”。根据《续汉书》的记载,汉灵帝喜欢吃“胡饼”,“胡饼”在当时的洛阳贵族中广泛流行。“胡饼”虽在汉代就出现了,但在各地流传开来应该还是在三国初期。据王粲《英雄记》记载,三国名将吕布率兵进驻乘氏城时,城里的豪族李叔节的弟弟杀了牛,提着酒,做了一万只“胡饼”款待驻军。另据《资治通鉴·唐纪三十四》记载,公元755年,安禄山叛乱的次年,唐玄宗逃往蜀地。途中,经过咸阳的集贤宫时,到了中午,唐玄宗还是饥肠辘辘。这时,杨贵妃的兄长、宰相杨国忠亲自买来“胡饼”呈献给玄宗。这说明烧饼已成为很多地方都能买到的日常食物。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还写过一首《寄胡饼与杨万州》:“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大意是,“此地的胡麻饼学得和京城一模一样,刚出炉的饼,面脆油香”。我看刺史大人已是饥肠辘辘、垂涎欲滴了,你尝尝这烧饼,味道与长安一带的有何不同?”

其实,在宋代,饼作为一种主食,是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明朝好丈夫 穿越古代怕挨揍,搞个迫击炮防身 明朝迷雾之前期风云 狂女重生:纨绔七皇妃 神机军师刘伯温之六魂葬法 凤逆天下北月篇 秦时韩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