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第98章 李显即位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李治驾崩的消息如一道惊雷般在宫廷炸响,那巨大的声浪仿佛要将整个宫廷的宁静与秩序瞬间击碎。一时间,宫廷被一片悲痛与肃穆所笼罩,每一处宫殿的角落都弥漫着沉重的哀伤气息。而就在这之后,年仅 16岁的李显,作为萧淑妃的儿子,被命运的大手推上了那至高无上的皇位。

登基大典的那一天,李显身着华丽而沉重的龙袍,那璀璨的金丝刺绣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却也让他稚嫩的双肩倍感压力。他那尚且带着几分孩子气的脸上,满是紧张与迷茫交织的神情。李显努力挺直了身子,站在朝堂之上,面对着满朝文武。他的声音微微有些颤抖,带着少年的青涩与不安,缓缓说道:“诸位爱卿,朕初登皇位,深感责任重大。还望各位能多多辅佐朕,与朕一同努力,共同治理好这大唐江山。”

朝堂下的大臣们面面相觑,他们的目光中既有对新帝的审视,也有对未来局势的忧虑。他们深知这位年幼的新帝还需要大量的时间去成长和历练,而此时的局势却犹如风云变幻,不容乐观。宫廷之外,各方势力蠢蠢欲动;朝廷之中,各种利益纠葛错综复杂。他们心中暗自思忖着,这位年轻的皇帝能否稳住大局,带领大唐走向繁荣昌盛。

武则天静静地站在李显身旁,她的目光中透露出威严与坚毅。那犀利的眼神仿佛能洞察一切,让人不敢直视。她看着李显,语重心长地说道:“陛下,你虽年幼,但身负着大唐的未来。这江山社稷、万千子民都寄托在你的身上。你要努力学习治国之道,不可有丝毫懈怠。”李显乖巧地点点头,应道:“母后,朕知道了,朕一定会努力的。”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尽管内心还有着诸多的不确定,但在这一刻,他决心要承担起这份沉甸甸的责任。

然而,李显毕竟生性懦弱,缺乏主见。在处理朝政事务时,他常常显得力不从心,如同一只迷失在迷雾中的羔羊。他时常会怀着求助的眼神来到武则天面前,带着些许沮丧地说道:“母后,这些政务朕实在不知该如何处理,还请母后教导。”武则天看着李显那稚嫩而无助的模样,心中既有对他的担忧,也有着自己的盘算。她知道李显目前还无法独当一面,而这局势的复杂多变又容不得丝毫的迟疑与软弱。她一边耐心地教导李显处理政务的方法和技巧,一边也在思考着如何更好地稳固朝局,确保权力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武则天深知,要想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就必须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展现出足够的决断力和智慧。她开始频繁地参与朝政,以自己多年在宫中积累的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为李显出谋划策。但同时,她的心中也渐渐萌生出一些别样的念头,她看到了李显性格中的缺陷,也看到了自己把控朝局的机会。

朝政大权在不知不觉间渐渐落入了武则天的手中。她以果断的手段处理着各项事务,在朝堂上威严地说道:“如今大唐正值关键时期,各种事务繁杂且棘手,本宫自当暂为代理朝政,以确保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大臣们虽有微词,但面对武则天那强大的气场和权势,也不敢公然违抗。他们知道,此时的武则天已非昔日可比,她的势力在宫廷中日益壮大,轻易招惹她无疑是自找麻烦。

武则天开始大力推行自己的改革措施,她深知大唐需要一场变革来焕发新的活力。她对一些大臣说道:“大唐需要变革,需要新气象,只有这样才能让国家更加强盛。”她积极推动着各项政策的实施,从官员的选拔任用,到经济的发展规划,每一项举措都彰显着她的决心和魄力。

在武则天的掌控下,朝中局势变得愈发复杂而微妙。一些人对她的专权心生不满,但也只能在暗中议论,不敢有丝毫的表露。他们担心一旦触怒武则天,便会给自己招来祸端。而那些善于见风使舵的人,则开始依附于武则天,希望能在这权力的更迭中分得一杯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回到汉末篡江山 南疆少年走天下 三嫁夫君超宠的 治国平天下从抱大腿开始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红楼之剑天外来 永乐家的绝世杀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