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两词在80、90年代的华语歌坛很常见,那是港乐辉煌的时候,但凡出名一点的歌手,都有数十首这样的歌曲。
一般其中一首发行在前,市场反响不错,于是唱片公司顺势推出另一版本打榜,通常粤语版在前,而国语版在后。
两个版本的词作者一般不会是同一个人,而第二版的词较之第一版都会逊色一点,毕竟高山在前,超越很难。
但如果国语版和粤语版由同一个作者来写的话,水准则会高很多,这样的歌曲也更容易在国粤语两个市场上取得成功,经典的像是罗大佑的《阿郎恋曲》和《恋曲1990》,林夕的《富士山下》和《爱情转移》。
不管是谁来写,两个版本的词、情感、意境大都相去不远。
当然也有一些例外,如经典的送别曲《骊歌》,其粤语版《百年》的歌词则是回顾中国近代百年屈辱历史,勉励同胞力求上进,与《骊歌》的依依惜别之情截然不同。
陈宇:“他的花样还真是多!”
鹿坤:“能这么玩的吗?”
严亦凡:“这家伙真能省!”
他们仨怎么都猜不透秦深。
当以为他的底牌用完的时候,他就会拿出一张新的底牌来。
关键是他目前领先啊,要是这首歌发挥好,他们基本上是与冠军无缘了。
【如果那两个字没有颤抖
我不会发现我难受
怎么说出口
也不过是分手……】
在钢琴为主的伴奏上娓娓道来的旋律,不急不缓,将那种无奈与哀伤之感,糅合在歌词中,紧扣听众的内心。
秦深之所以选《十年》和《明年今日》,双语版本只是其中一个原因,主要是因为这样一首经典的情歌,它既是各大选秀场上选手们普遍选择的参赛曲目,也是无论中年人还是年轻人情感世界的一种共鸣。
“那两个字是哪两个字?”
“难受且说不出口,难道是‘分手’?”
“不对,后面有一句‘不过是分手’。”
……
仅仅是第一句,就让现场和直播间的观众代入了进去。
小时候喜欢一首歌,是因为因为旋律动听,歌词有趣,嗓音感人。
长大喜欢一首歌是因为,你恰好也有过这样的经历,让你想起了一段故事。
当这首《十年》的旋律和秦深的歌声响起,他们脑海之中,静静地但又极其鲜明地演绎着那些相似而不重复的情节。
【如果对于明天没有要求
牵牵手就像旅游
成千上万个门口
总有一个人要先走……】
底下5位专业评审,突然间坐正了。
他们听歌与普通人不一样,首先代入的不是情感,而是唱功。
秦深又一次的刷新了他们的印象,唱功一天一个样。
要知道,流行音乐诞生的时间虽然不长,却成为大众文化的重要形式,受到无数青年人的追捧,其中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它精炼短小的结构,和通俗易懂的内容所表现的真挚情感。
而这种走进人群中的音乐艺术形式,想要得到大众的喜欢,对于音准咬字有着轻、匀、准的基本要求。
秦深在唱这首歌的时候,咬字清晰、字正腔圆,对于音准的把控更是毫无瑕疵,清晰的音准坠入伤感的情感中,营造了沧桑无奈的感情色彩。
张楚杰:“别人都是按照自己的嗓音和唱功来去选适合歌,他这个直接是看歌来选择适合的唱腔和唱功。”
李春春:“这是华语歌坛里独一份的存在啊。”
梁木白:“他的唱功,是被创作才华给掩盖了,其实一点不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