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位开国皇帝武将出身,他自身的武力值就非常高,所以,他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安全得到保障,就亲自培训了一批高手用来保护自己。这批大内侍卫的勇猛之处,在一些野史之中,还用了一个小故事来进行衬托。
据说,曾经有人给宋太祖献上猛虎,赵匡胤对此十分高兴,当即就赏给了老虎一只全羊臂,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这只老虎吃着吃着,就被这个食物卡住了。当时,老虎如果得不到及时救助,那么它可能就会当场死去。面对这样的情况,当时,根本无人敢去“虎口拔牙”。但是,如果老虎死去,那宋太祖一定会大发雷霆。就在这危急时刻,一名大内侍卫挺身而出,卷起袖子,伸手就把老虎嘴里的骨头取了出来,这样的胆识确实令人钦佩。这个故事的真伪无从考察,只是从理性的角度来分析,这件事情很可能是作者杜撰出来的,因为之后,作者还描写了大内侍卫的轻功。
众所周知,武侠小说中所描述的古代飞檐走壁的事情,其真伪性,铁牛不敢断言。而野史以及一些古代小说中,却描写了一次大内侍卫飞檐走壁为皇帝捉鸟的故事。这些书籍在很大程度上,采用了夸张的手法来描写大内侍卫的厉害之处。不过,我们都心知肚明的一点是:尽管小说肯定有过分炫目的夸张存在,否则,就不是小说了。但这些大内侍卫肯定有过人之处,作为保护皇家安全的大内高手,这些禁军绝对属于国家顶尖战斗人才。皇家在选拔宿卫禁军的时候,有层层选拔的严格制度,经过严格选拔出来的大内侍卫,其武功水平肯定达到了北宋境内的顶尖层次。
据记载,宋太祖在选拔大内侍卫这件事情上,表现地非常严谨,每一次选拔都是由他亲自把关,参加选拔的人里,既有立过战功的英雄,也有天生大力的奇人。这些人的身体素质和武功强度,是远超于普通水平的。在很多情况下,大内侍卫代表的就是整个北宋的最强武力水平。
宋太宗年间,据说党项族派遣使臣入京进贡,宋太宗还曾经故意对其炫耀了一把大内侍卫的武力。当时,宋太宗先给党项族使臣一把一石六的弓,这位使者使劲力气也拉不动。于是,这位使者就说,他不相信有人能拉动这张弓。要知道,在当时,北宋人在这些少数民族人的印象里,都是弱不禁风的形象,所以他们坚信这个弓没人能拉动。但宋太宗却只是笑着,让那群大内侍卫上前进行尝试,只见这群大内侍卫人手一张这样的弓箭,然后轻轻松松的就拉满了。这样一个场景直接就把当时党项族的使者吓得腿软了。据说,这位使者内心的想法就是赶紧逃命,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命丧于此。
从这些事件中不难看出,北宋中前期的大内侍卫确实是可以代表整个国家最强兵力的人选。总得来说,在正常情况下,他们可以达到以一敌百的状态,毕竟这群人都是经过层层选拔才脱颖而出的人才。也许别的方面并不出众,但是他们却拥有极高的武力值。不过,这样具有极高武力值的状况却没有维持太长时间。
到了北宋末年之后,也就是我李铁牛来到这个北宋的时候,积贫积弱的局面日益加重。在冗官冗费的作用之下,国库日渐空虚,于是在这方面的支出就开始逐渐变少。基层的士兵质量开始变得参差不齐,这也就导致了经过层层选拔出来的大内侍卫的质量在快速地下降。也就是说,到了北宋末年,曾经深受敬仰且武力极强的大内侍卫就已经成为过去式了。这一时期的大内侍卫虽然也远远强于普通士兵,但是那些让人赞叹不已的故事却不会再发生在他们身上了。
这就是上次比武阅兵中,关猛的城外驻军之所以能够以一个“鸳鸯阵”战胜大内禁军的原因。否则,假如大内禁军人人飞檐走壁,空来空去,就能在须臾间取上将头颅,一个12人组成的“鸳鸯阵”又能如何?
关猛讲道:“鸳鸯阵”阵形以小队为作战基本单位,长短兵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