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第76章 分而治之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成都,丞相府中,诸葛亮将东三郡的报捷文书传给相府僚属一一观阅,然后问到:“诸君以为如何?”

杨仪因为署府事的缘故,是事实上的幕僚长,于是率先发言道:“仪以为西城、上庸、房陵名为三郡,实际仅有九县,魏延建议合三郡为一郡是可行的,这样就能节省不少官员与驻军的编制,可以减轻朝廷治理三郡的开支成本”。

魏延是刘备攻略汉中后就被任命为太守留驻汉中的,杨仪此时没有和魏延见过面,两人还没有如后来般成为一见面就掐架的仇人,所以杨仪出于公心并不反对这个建议。

诸葛亮点点头,说到:“那就把西城、房陵二郡并入上庸郡,诸君以为当选何人为太守?”

因为牵涉人事问题,而且是两千石的太守任命,在场众人都懂得人事即政治的道理,于是全都默契的闭上嘴巴不掺言,眼光齐刷刷望向向朗。

向朗是相府长史,名义上的相府幕僚长,在形式上分管人事工作,他年龄又大,诸葛亮平时都得按照辈分尊称他一声向公,于是按着诸葛亮的心意提出几个候选人:“宗预、邓芝、廖化三人有才干、能任事,又通军事,皆足以升任一郡太守”。

诸葛亮对向朗的建议很满意,其实他之前已经考虑好了太守人选,果然就在向朗提出的三名候选之中:“我于邓伯苗、廖元俭另有任用,宗德艳曾以主簿身份随张车骑先后参与过攻打蜀地和汉中的战事,有带兵的经验,而且他长袖善舞,想来也能和宜都郡的东吴驻军搞好关系,就让他去上庸吧”。

确定上庸太守人选后,诸葛亮又就功赏问题征求意见,这次还是杨仪先说到:“魏延已是镇北将军兼汉中太守,如果再升他的官职恐怕就得召他回朝进中枢任职了,汉中不能没有重将镇守,不如实封赐爵吧”。

魏延现在的爵位是都亭侯,这是虚封的爵位,没有实际的封地,更多的是一种荣誉象征,像张飞的西乡侯则是以汉中郡西乡县为封邑的实封爵位,是可以在当地建立庄园经营产业的,而且还能按照分封的食邑户数免除税赋。

至于赵骥,众人都认为应该采取与魏延类似的封赏,可以给予经济待遇,但是不能再升官了,因为中领军虽然级别不高,但已经是中军内部最顶层的职务了,而且由于是禁军系统的缘故,中领军的实权很重,遇有战事时是可以作为主将率领地方驻军的,夷陵之战时,吴班就曾一度以领军的身份暂时统率过三万人左右的军队,所以赵骥虚封都亭侯或者关内侯即可。

诸葛亮未置可否,反而饶有兴致的问:“文书末节所提之事如何?”

这份魏延和赵骥联名的报捷文书最后一部分内容是关于北伐的准备工作,文中首先分析认为司马懿经过此败后,短时间内不会再次出兵,所以在整个新合并的上庸郡只留申仪旧部和新募郡兵总共三千人就够了,万一遇到战事,汉中驻军沿汶水支援是非常方便的。

文中建议把赵骥本部和孟达旧部约九千余人移驻汉中,就连孟达旧部的家眷也要一起迁移过去,然后开垦荒地、组织屯田、积蓄粮草,为诸葛亮将来的北伐提前做好后勤准备。

向朗忍不住笑着说:“魏文长岂是治民之才,他任汉中太守多年,屯田事宜毫无进展,现在突然嚷嚷着要屯田,多半是赵骥所教吧”。

“这倒是件好事”,杨仪从民政的角度出发说到,“曹操降服张鲁后将百姓尽数迁走,汉中现在人少地多,迁四千户东州兵过去正好可以填补当地人口”。

曹操当年攻下汉中后,就迁徙了八千户五斗米的信徒到邺城,后来又陆陆续续向关中地区迁徙了二十多万人,差不多搬空了汉中一半的人口,在原本的历史上,诸葛亮就在汉中驻军屯田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解决了粮食储备的问题后才举兵北伐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是木匠皇帝 宁做逍遥王,不愿为帝皇 我大侄儿:建文帝 七零年代小媳妇 草清 无奈三国 皇后快到朕的榻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