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第79章 廷议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无可升。

反而满招损,旦夕间有不测之祸。

毕竟新君上位,未必如永乐大帝一般记挂张辅的功劳,若是起了猜疑之心,张辅结局难说。

张辅一招自曝,一石二鸟。

朱高煦的收买,对他来说毫无吸引力,正可主动抛将出来,树立自己忠直形象。

自曝之后,势必会得罪还在观望中的其他武将,将自己置于孤臣境地,消除新君疑虑。

张皇后默默看完,将信转给了朱瞻埈和朱瞻墡。

威凌目光看向分列两排的一众朝臣。

这些人之中,除了已拿出汉王密信的寥寥数人之外,难道其他人汉王都没收买?

是不是还有人,正脚踏两条船观望?

甚至,已经有人等着汉王兵临北京城下,甘愿当贰臣贼子?

张皇后不由想起靖难旧事。

就算这些拿出密信表忠心之人,也不可尽信。

当初朱棣兵临南京城时,有多少以忠直着称的建文帝臣属,主动打开城门迎接朱棣。

对了,下首的太子少傅、谨身殿大学士、工部尚书杨荣,当初就有份。

谨身?呵呵!

要是朱高煦兵临北京城下,眼前济济满堂国之柱石,有几人可以依靠?

朱高煦依前朝旧例叔篡侄位,大臣可以换个主子继续当官,受罪的只有先皇遗留下来的孤儿寡母。

张皇后深沉声音从帘后幽幽响起:

“汉王意在使朝堂自乱阵脚,不可尽信,这些密信尽数毁去,不予追究。”

“英国公和杨首辅所言俱有道理。”

“汉王狼子野心,不得不防,就依英国公所言,调九边兵将入京,集结之后挥师乐安州平乱。”

“国本一事,也是迫在眉睫,太子罹难,先皇洪熙帝尚有多位子嗣在京中,诸位大人有何谏言?”

张皇后这话一说,以夏原吉为首的文臣迅速扫了眼端坐在案几后头的朱瞻墡,齐齐三缄其口。

朱高炽除嫡子三人之外,庶子繁多。

次子郑王朱瞻埈,今年22岁,四子朱瞻垠前些年刚刚早逝。

除了和朱瞻墡同龄的老六荆王朱瞻堈,其余老七朱瞻墺,老八朱瞻垲,老九朱瞻垍,老十朱瞻埏均未成年。

朱高炽近几年专宠侧妃郭氏,老八到老十都是郭氏所生,朱高炽登基之后,郭氏也顺利被册封为贵妃。

有份继位之人,应在成年皇子朱瞻墡、朱瞻埈和朱瞻堈三人之中选出。

按理说,朱瞻墡是三人中唯一嫡出,本该是不二人选才是。

可夏原吉这些内阁大臣,早在此番廷议之前,获知朱瞻基薨逝,核心圈子就赶紧交换过意见。

皇太子薨逝,必须要考虑下一个继位人选。

之前朱高炽崩逝,夏原吉杨荣杨士奇主导,明目张胆篡改遗诏,算是得罪死了朱瞻墡。

没曾想舒心日子刚刚过了一个月,朱瞻基也死了。

若朱瞻墡顺利登基,谁知道会不会挟恨报复?

因此,这些内阁文臣们心中早就定计。

只是未知张皇后心底打算,应对之策还未能即刻拟下。

以张辅为首的功勋武将正要开口建言,骤然发现平时最爱逞口舌之能的文臣们一言不发,虽不清楚那些老家伙打得是什么算盘,却也及时醒悟过来。

这些性格相对耿直的武将,在朝堂上不知被文臣们坑过多少回。

如今还能站在这里的人,再蠢也都学乖了。

一个个暗中互相提醒,全都静观其变。

偌大一个弘文阁,济济数十人,鸦雀无声。

只等着别人跳出来当出头鸟,被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大唐:我能搞钱,多娶公主合理吧 宫斗之谋妃无情 我在隋唐种田称王 宝可梦邪恶崛起 人间之孤味 奋进 三国S2逆天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