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第四十四章 木匠皇帝 (第2/6页)

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超过玄静,他知道世人之所以不愿修道,更愿信佛,是佛可以有求必应,而道却要人清心寡欲,甚至于无欲无求。

佛教宣扬行善止恶,给人的是一种期盼,什么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行善积德可以往生西天,来世更是可以因此而得福报,这都给人一种向往。

所以佛教在大中华的土地上借鸡生蛋才会十分兴盛,而道教则少有人问津,皆因道教之道虚无飘渺,除了得道成仙之外,修道之人似乎全然感受不到什么好处。

若不说道教,若是说纯粹的道家,那就更让人不会舍弃现在而去求虚无飘渺的道了,因为就连老子都说过,不尚贤,也不自称为圣人,就是不提倡有欲而求,毕竟崇拜与追求其实都是一种欲望的表现。

(关尹子对此理解得才是真的透彻,勿以行观圣人,道无蹟,勿以言观圣人,道无言,勿以能观圣人,道无为,勿以貌观圣人,道无形。)

说佛教在中国是借鸡生蛋其实是因为佛教引用了许多中国传统道家的东西,引为所用,又利用了人性里有欲而求的想法,所以更多人愿意相信一个有形有像的那些佛,而不愿相信一个无的道。

但作为帝王来说,又信道不信佛,大体上自古帝王术其实就是道家无为之术,真正说到愚民的却是佛教与儒家。

儒家讲规矩讲礼,讲身份,讲地位,讲尊卑,其实这些礼都是下级对上级之礼,而非是上级对下级之礼。

孔夫子崇尚周公旦,其实与道家所传特别是与老子道德经所传是相背的,老子主张不必崇尚虚名,更不必崇尚圣人,不沿贤,使民不争。

所以他并不想成为世人嘴里的圣人,更不愿留道德经,也没有四处讲经援徒,其实就是坚持着自己所着道德经的真义。

而孔夫子时常挂着周公旦,就曾被老子数次批评教育。

如果说你想修行道法,而又崇尚古之圣贤之人,那么就反而不得其道了。

王穿此时心思也是想得周全,通过自己所认知的,再听着两人的话明白,朱由校是世俗人,他要管理的是俗人,而玄静修的是自身,对于天下对于百姓视为刍狗,一视同仁,所以对于道的理解并不一样。

朱由校讲的是人道,而玄静所修是天道,是自然之道。

修人道可以驾驭于人,修天道可以驾驭于心。

中国除了道家之外,无论是儒家还是法家墨家其它后来的阳阴心学,朱熹理学都可以称之为人道之学,是从天地之道中分离出来的。

学人道可以成就人之大业,所以这些也可以说是成功学,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学这些道法。

对于天道,自然是比人道更高一层,天道主载天地间万物之变,若把人作为一个整体,那么人之生死命数,朝代更替就由天道来决定,而非人道,可想而知修天道自然之道的也非是什么用处都没有。

“皇上,刚才所言让小人茅塞顿开,皇上之所以研制此飞莺非只是为了一己之私,而是为了天下。

天下之大莫非王土,大明朝万亿百姓都是皇上臣民,若天下百姓不安,那皇上心里自然无法解脱忧虑,若忧心于天下,又何来自由之心。

所以若此飞莺若能研制成功,再加以推广于民间,让修不得大道的天下百姓都可以以此为工具,自然是功德无量了。

更何况此浴火飞莺还能成为武器,保护大明江山不受外族侵略,这也是皇上所考量之事。

修天道者需弃天下,而皇上却是为天下,若皇上不是皇上,那想来皇上同样可修得天道,像玄静一样,最终达心之自由。”

(男主的话也是本人的话,修自然之道才能让心真正的自由,而现如今的社会,物欲横流,人不如动物,动物吃饿了即可遵行天地自然之道,而人却欲大违道,慢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大唐之第一逍遥王 皇宫沦陷:一起逃亡皇嫂个个天仙 冷宫皇后崛起计 六个姐姐遇渣男,一拳一个靠奶团 谍海藏锋 亮剑:我一个团打太原很合理吧? 三国开局救了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