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跟在小太監身後,楊一清忐忑的向前走著。想他楊一清現在都已經五十二歲了,雖然算不得是高齡但在古代這種平均壽命比較低的時代,五十二歲已經勉強可以稱得上是老人了。看著四周雄偉的宮殿,楊一清心裡激動萬分。雖然現在已經是三邊總制了,但是這皇宮來的次數還真不多,除了在京城當值過一段時間參加過幾次朝議之外,這還是有史以來第一次被單獨詔進皇宮。
楊一清從陝西回京一路上每到一個驛站便迅速換馬再行,幾乎沒有怎麼休息。到了京城之後更是直接被早已等候多時的太監給帶到了宮裡。雖然已經好多天沒有休息了,但此時的楊一清身上一點也感覺不到疲憊,他甚至都能夠感覺到自己已經加速的心跳。[]
「公公,不知殿下近日心情可好?」叫了前面的小太監一聲,楊一清說道。大臣進宮時侯向領路太監詢問皇帝的近況已經屬於明朝的常見現象了,雖然以前太祖、成祖和其後的多位皇帝都下旨禁止過這種情況,但是人家在私底下透漏點情況外人也不得而知啊,所以這個聖旨也沒多少威力。那些太監們可以趁機收些好處,大臣們也可以掌握皇上的近況已決定面聖的侯該說什麼話,不該說什麼話。這種現象是禁止不了的。
「楊大人,殿下大婚將至啊。」前面的小太監沒有正面回答楊一清的話,只是把京城已經人盡皆知的消息給楊一清說了一下。
「多謝公公。」雖然小太監沒有直接說,但是這已經足夠了,小太監傳遞的信息已經很明確了,朱厚照現在心情很好。聽完楊一清不動聲色的遞給小太監幾兩銀子。
「看來這個小太監也是個聰明人啊。可惜了。」看著前面不急不緩的小太監,楊一清在心裡感慨道。
此時孝宗正休養身體,太子監國,楊一清一行直往東宮而去。
「臣左副都御史三邊總制楊一清參見監國殿下。」
「楊大人快快請起。來人,賜坐。」
等楊一清坐下之後,朱厚照細細的大量他,「意氣自如,義形於色。」這便是朱厚照在心裡給楊一清的評價。不愧是號稱「出將入相,文德武功」,才華堪與唐代名相姚崇媲美,名流千古的名臣。
「楊大人整頓馬政使邊關馬政為之一清。現在又勞心邊務、為國操勞真是我大明士人之楷模啊」
「這都是臣作為臣子的本分。讀聖賢書、食君祿當為國為民盡心盡力。」受到朱厚照這麼誇獎,楊一清還是很高興的。
朱厚照對楊一清極為看重,不單單是因為楊一清處理政務和軍務都是一把好手,更因為楊一清懂得關心民生疾苦。楊一清在邊關目睹過邊關民眾疾苦的生活,其一生寫詩無數,但大都是描寫百姓生活貧苦的詩句,「十日陰無一日晴,滿門苔色斷人行。潦傷空自傷禾稼,河挽應難洗甲兵。客枕怕移沾濕處,鄰家驚聽壞垣聲。飛茅破屋知無數,不禁憂時種種情。」
得民心者得天下啊!懂民心、會抓住民心的大臣尤為難得啊。
不過現在朱厚照最關心的還是邊關的情況,「不知楊大人對邊關軍務怎麼看?」
「回殿下話,臣自四年前受命督理陝西馬政之後,在閒暇之餘曾多次遊歷邊關,後總制三邊,臣更是視察過三邊所有軍鎮衛所。現在邊關大多數軍鎮敗壞不堪,長城更是多處毀壞,數十年來從未修葺。我大明北方之敵瓦剌、韃靼多為騎兵,而我大明多為步兵,外敵入侵之時只得據城而守,但是由於多數城牆敗壞,導致韃靼騎兵長期以來對邊關之地輕而易舉便可直入關內數百里。」接著楊一清又說了一下進幾十年來邊關將士面對韃靼騎兵戰況,不過很明顯大明在大多數時候都是落於下風,據關而守、被動防禦。
「想不到邊關已經敗壞到這個情況了。」朱厚照吃驚道,「不知楊大人可有何良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