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食品厂生产的食品源源不断的销往世界各个角落,为了匹配订单,又扩建了两次。
干脆又把村里几个做腊肉香肠很有一手的妇人聘到了厂里,经过多轮的尝试、磨合、改良,打开了腊肉香肠市场。
后来又在引进了香菇产业,村民可以自由栽培香菇,收获之后全部直接卖到食品厂,食品厂加工之后再卖出去。
这种模式很适合三塘村,农民栽培香菇不用出门就卖了,不愁销路,食品厂则可以趁便得到原材料,省了运费。
发展到如今的规模,食品厂占地已近三百亩,在食品行业可谓独树一帜。
养猪场也几经扩建,盘子张的很大,存栏生猪早已超过了五万头,种猪超过了两万头。
也多亏了徐才,在养殖方面犹如定盘石,解决了很多问题,除了上次死猪,之后没有发生大的危机。
屠宰场的盘子也扩张了至少三倍,杀猪配备专门的台面和支架等。
原先支的大锅已经无法匹配屠宰能力,干脆装了一台锅炉来烧水。一应器具齐全,不下二十套。
随着外出务工的潮动,村里各户自己养散猪的越来越少,很多人家都不养了。
屠夫原先杀猪都是找各种农户要猪杀,如今养猪的农户少了,屠夫的生意便跟着滑坡。
这么一来,便有屠夫问到养猪场有没有猪杀。
虽然生意小,但是熙风自然也不会放过,同时他又发现里面的商机,干脆到县城、圩集等菜市场,找屠夫合作,屠宰场来给他们杀猪,甚至运送到他们指定的点位,要生猪也可以运送,供应屠夫的猪肉。
因此,屠宰场的生意便也跟着扩张了。
刘正明是个人才,于是把他招到猪场务工,兼顾屠宰场,先从司机开始做起,运输生猪、种猪、奶猪和其他物料。
后来,又让他参与管理,为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熙风又投资在村里建了一个卫生院,三塘村不用提,周边村子如上塘村、木门村、龙庙村、乾塘村、胡前村、凉竹村、甲田村、草塘村、坑下村、龙口村、招联村、罗背村、鹿家村、路陂村、西池村等村子,远一些的峰下村、周山村、车川村、水力村、流树村、弯道村、后源村,月源村、村头村,甚至隔壁江陂乡、裕水乡、下田乡、佐龙乡的人有个头疼脑热或者疑难杂症的,全部都是跑三塘村卫生院,医馆看病的人络绎不绝。
这么一来,周边其他医馆的生意就不好,但是因为熙风就在医馆隔壁“坐镇”,谁也不敢来找岔子。
熙风继续培养人才,让更多的人能够接替工作,独当一面,他自己可以逍遥自在一些。
他自己则将更多的重心放在“一厂两场”(食品厂、养猪场、屠宰场)的发展规划,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熙风与刘旺商量之后,又将食品厂边上的五百余亩荒地纳为预留地,将“一厂两场”和预留地总体圈出一个园区,取名“三塘风农园区”,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熙风与电子界“大佬”强强联手,引进先进科技手段,建立了“科技+生产”“科技+养殖”“科技+屠宰”“科技+管理”等众多的“科技+”模式。
通过整园区推进发展,科技助力等手段,推出并打响了“三塘风农”名片,形成了集团发展模式。
熙风持续推行反哺村群集的理念,以“三塘风农”的名义,在村里打了四口大水井,接电抽水,安装管道,为全村每家每户通了自来水。
“三塘风农”为村里所有的泥巴路全部修了水泥路,实现了“水泥户户通”,彻底改变了“晴天一身尘,雨天一脚泥”的黄土裸露面貌。
“三塘风农”为田塅实施园田化改造,建设了大量的路网,三塘村农民靠肩挑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