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第86章 老来得子青天有后 王华买父八王认亲 (第3/5页)

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帮人前去查案,现在事情有了眉目,这才往回赶,这不,正赶上开封府老少英雄聚会。

包大人见雷英他们回来了,十分高兴,吩咐赶快就坐。雷英众人知道包大人在私下里非常随和,不拘小节,不用见面磕头那套老礼,因此见礼之后也都入席就坐。

包大人眼望着这帮人生龙活虎一般,都是国家栋梁之材,心里非常高兴,开封府这帮人,随便拉出一个,都是抓差办案的能手,底下多少衙门口想挖走一个,包大人都舍不得。

想当初包大人陈州放粮,身边只有十二勇士,南侠展雄飞和红笔师爷公孙策,人丁单薄,后来又陆续来了大五义,小五义,小七杰等等各路英雄,开封府兴旺发达,朝野上下一致好评,包大人断案如神,不畏强权,众校尉精明强干,办案得力,开封府才成为老百姓心目中保护神一样。东京汴梁说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也差不多。

书说简短,大家高谈阔论做正吃着呢,打里屋跑出来一个小男孩,两岁左右,嘿,这个小孩虎头虎脑,非常可爱,跑过来一把就抱住包大人,看外面人多,有点害羞,脑袋直往包大人怀里拱。你看,包大人平时不苟言笑,看到这个小孩跑过来,脸上也是笑意盈盈,伸手抱过来,无限爱惜。

书中代言这个小孩南侠,刘士杰等人都认识,徐良,云瑞,老房三个人不认识,这个小孩是谁呀?这个孩子是包大人的儿子,叫包绶。说起来这里面还有一段小故事。叫包公得子。

包大人大儿子叫包繶。这个包繶天资聪颖,性格坚毅,不喜奢华,生活简朴,很有包拯的风范。仁宗对包繶十分欣赏,在他年幼时就赐封他为太常寺太祝。包繶长大以后娶三朝宰相吕蒙正外孙女崔氏为妻,不久以后生下儿子包文辅,一家人其乐融融。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包繶风华正茂时,不料英年早逝。

有那么句话: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包繶死后没多久,他的儿子包文辅也不幸早夭。

长子与长孙的接连去世让包拯和董氏悲痛欲绝。崔氏也整日以泪洗面。大人看崔氏还年轻,不忍让她守寡,于是劝说她再嫁,但崔氏是个好儿媳妇,她看包大人两口子年事已高,公务又繁忙,坚决留在包家,照顾包公夫妇。

在包公六十大寿之际,也就是徐良他们辞官不做第二年,崔氏突然抱来一位婴儿,这个婴儿不满周岁,还在咿呀学语,她禀告包大人:“公公,你看他是谁?”

包大人虽然断案如神,此刻也有点摸不着头脑:“他是谁呀?”

“他是您的儿子,我的小叔子。是您和我婶娘媵孙氏所生。”

媵孙氏是包大人娶的小妾,指望她能怀上一男半女,多年过去,媵孙氏始终没有怀上,包大人不想耽误了他的青春,就把她打发回了娘家。

谁知道这个时候滕孙氏已然有了身孕,包拯大人还不知道呢,媵孙氏生下儿子以后,被儿媳妇崔氏得知,她心里琢磨:这是我公公的骨血,可不能有个闪失。她把媵孙氏全家的吃喝用住全都包了,可见崔氏是多好的儿媳妇。

孩子马上周岁了,又逢包公六十大寿时,崔氏将孩子抱来,算是给包拯的惊喜。

包大人得知自己居然还有儿子以后大喜不已,他为孩子取名包绶。

这个故事叫包公得子。包绶长大以后,为官清廉,‘不持一砚归’传为佳话,历史上真有其人其事,这是题外话与本书无关。

这时候崔氏过来,抱走了包绶,众人继续饮宴。大家酒性起来了,高谈阔论,老房也喝了大红脸,吐沫星子乱飞,给大家伙儿讲述征伐摩尼教和万国比武大会的精彩故事,老房天生的演说家,驰张有度,引人入胜,尽管鼻子不兜风,就输他声音大。

把众人听得是如痴如醉,说到高兴处大家哈哈大笑,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黄粱 纷乱九天 我是灵修界最宠的崽 洪荒:西方教的日常系弟子 综武:化身锦衣卫,狂捡属性 我竟是第一位仙人 贫道应个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