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第七十六章 伍子胥之死 (第3/4页)

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鳅掀不起覆船的大浪,当务之急是如何争权夺利,谋一己之私,抢占个人利益的制高点,才无暇他顾,以致把吴国送往覆灭之路。

只有大公无私、心地正直的人才配看到真理,所以说真理只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在所难免。

水至清无鱼,人至清无徒,这些掌握着真理的少数人不容于世,难免孤独、绝望、暴躁、愤世嫉俗,伍子胥是最好的例子。

伍子胥托被离送出的陶缶如愿送到西施面前。伍子胥不但有万夫不当之勇,还有鬼神莫测之谋,他的临终预言可轻视不得,西施不敢马虎,小心收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伍子胥被杀惊动天下。不知吴国发生了什么大事,天下诸侯们一时反应不过来,不知作何定论,于是把目光对准了孔子,看圣人怎么说。孔子一直缄默不语,直到后来诸侯间流传一则谣言,说是伯嚭也被杀了,他这才开口说话。

孔子说:“吴国还没有灭亡,伯嚭怎么可能死呢?”

言下之意就是伯嚭在吴国,就是为了亡吴而活着的,只有吴国灭亡了,他的人间使命才算完成,才可以一身轻松去见阎罗王。

又是春秋笔法,半遮半掩。

但一般人都能听出来,圣人这话很恶毒,应该是孔夫子一辈子说出的最恶毒的话。伯嚭的奸诈已经让圣人失态,乱了礼仪,可见孔圣人对奸臣伯嚭的仇视实在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

这话要是不小心传到吴王夫差耳朵里,这伯嚭哪里还有活路?伯嚭有祸国之嫌,被灭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其实伍子胥之死,孔子和子贡才负有重要责任,他们是起因,伯嚭最多只能算帮凶。如果子贡没有驾着千里马出山,游说夫差放弃南下伐越,转头北上伐齐,伍子胥可能被吴王夫差冤杀吗?伍子胥一死,吴国危矣。吴国灭亡的后果是圣人和他的弟子策划好的。

圣人为了掩人耳目,竟把责任推到伯嚭身上。

圣人金口玉律,一锤定音,伯嚭这人遭祸了,其奸名就算跳进黄河也洗不清。虽说伯嚭不是什么好东西,但圣人把所有罪孽都堆到他头上去,有失公允。伯嚭也是人类一员,一生坎坷,艰苦奋争,才爬到异国他乡太宰的高位上,不平遭遇造就了其“奸性”,而并非天生“奸性”。就算他真是天生“奸性”,也该拥有做人的基本权利,让其能公堂辩解。圣人定论一下,等于剥夺了他开口的权利。

伍子胥一死,吴国老百姓如丧考妣,伍子胥这些年来征战四方,杀得楚王不要娘不要妻,亡命草泽;杀得越王献上老婆,俯首称臣。天下诸侯闻风胆寒。他是吴国的金城汤池,失去他等于吴人自毁干城,以后不但得不到别国的财富,估计还得开门揖贼,自家财富难保。

越人则是皆大欢喜,君臣士民弹冠相庆。

特别是越王勾践,一听到伍子胥被夫差丢到东海里喂鱼,一下子轻松不少,腰杆子挺得笔直,从此诺大的吴国再没有要他勾践脑袋的人,本来去吴国觐见吴王好似涉足虎穴、胆战心惊,现在无后顾之忧,权当游山玩水。当即决定马上和文种、祭养一起率领助吴的一百乘战车、三千带甲士兵动身入吴。

考虑到范蠡对夫差有夺妻之恨,就怕范蠡夫妻情深、一时情令智昏按捺不住自己,作出非分之举,勾践想让范蠡留在国内,可是范蠡坚持要一起去吴国。

范蠡另有想法,吴国的灭越派伍子胥一死,越国复国的计划可以提前十年实现,眼看和西施的重逢不再是遥远的梦,他对西施的思念与日俱增。他必须抓紧做好迎接西施归越的准备工作,其中重中之重是保证洞庭暗道的畅通。从这条暗道出兵,能打吴国一个措手不及,其作用胜过千军万马攻城拔寨。这条暗道掌握在太湖强盗手里,不知许多年过去可还完好?他需要亲自实地考察一番,本来就想去吴国考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穿越红楼之大道无谋 军旅:说好体验生活,你成将军了 明朝:我的巨舰大炮 紫塞秋风杨霆风 天策烽烟 雪山猎情 帝尊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