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多次大小战事的洗礼,吴国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文种预料,吴国一定会成为继齐、晋、楚、秦之后又一个霸主。
范蠡却不这么看。
范蠡认为,吴国国力虽强,无奈重任要职已被人捷足先登。伍子胥才智过人,胆识超凡,非常人能及,轻易无法取代。
相反,越国虽弱小,这任越王却不同以往,是位野心勃勃的君王。有人为他铸剑增强军士的战斗力,却没听说有文胆智囊辅助左右。若是二人自荐,能得到机会为其赏识,将来必定大有可为。
经过一番激烈的商讨,最终,文种认可了范蠡的看法。两位好友携手来到越国,很快成为越王的左臂右膀。
越王勾践继位后,父亲留给他的财富也一并继承,包括两位远见卓识的谋士。此时,范蠡已是上大夫,得知吴国蓄势待发,他却不赞同提前出兵。
范蠡的理由是——兵者乃凶器,主动攻伐违天背德,强行夺取则是处事手段中最下等的选择。策划阴谋逆德背时,好用凶器,做末等决策,一定会遭到天帝的反对,不会有好的结果。
勾践却认为,与其被动等着吴国来袭,不如发动闪电战,速战速决。跟吴国相比,越国的实力相差一大截,只有出奇才能制胜。上次越国能把吴国打败,也是因为攻其不备,趁乱行事,打对方个措手不及。这次依葫芦画瓢,同样可以以弱胜胜强。
最终,勾践不顾范蠡的强烈反对,执意出兵。
日日勤于操练的吴军,兵精器利,正愁一身武艺找不到地方宣泄。听闻小小越国竟敢主动发兵前来进犯,吴王夫差一声令下,兵士个个血气上涌,跃跃欲试,恨不能马上飞赴战场,一血两年前的战败之耻。
吴王夫差也是气得不轻。有杀父之仇在前,小小越国竟敢主动发难,真是对吴国轻蔑到了极致。吴王毫不含糊,马上集结吴国最精锐的部队奔赴战场。
吴越两军在夫椒(今江苏太湖洞庭山)遭遇。
双方对阵形势如下:
吴国:
主帅:吴王夫差
其余将领:伍子胥、伯嚭、胥门巢
越国:
主帅:越王勾践
其余将领:范蠡、文种、灵姑浮
投入兵力:
吴国:5.5万 VS 越国:3万
战役一开始,越国的锐气很快就遭遇重折。面对接近两倍于自己的吴军,越国士兵先是阵前怯场,再加对方武器精良,士兵训练有素,越军气势更是腰斩。身为主帅的吴王夫差吸取了前一次的教训,主动出击,不给越军像上次那样利用突破人性的残暴手段震慑吴军的机会。
除此之外,吴国士兵在誓师大会上被灌输了这样的思想——此乃卫国护主之战,只能赢不能输。怀着一血前耻的激愤,再加一腔爱国热忱,吴军士兵士气如虹,锐不可挡。
越国呢,本就兵少国弱,主动出击就是为了打时间差,迅速取胜,避免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
众所周知,以弱胜强,需要具备许多条件,并非仅凭血气之勇。最关键的地方在于,以少胜多,核心竞争力在一个“奇”上。
所谓出其不意,就是趁对方没有准备充分之前实施闪电战术,拔得头筹,赢得先机,以期积累战果,同时积累己方的必胜信心。
显而易见,吴国并非仓促应战,而是一直处于高度备战状态。一切就绪,只欠东风——找个名正言顺的理由开打。万万没想到,自不量力的越国竟主动挑战,正中吴国下怀。
最终,越王失算,越国士兵很快败下阵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