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十八、千里闲门肯见寻 (第3/5页)

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务印书馆的石先生和殷先生。先生给学生的几本着述,就是拜托他们印制的。”说着,就从随身的包裹中取出一大摞书,呈递给孙元起。

孙元起接过来,大致翻阅了一下,最先是《教育学大纲》、《心理学大纲》、《教学方法论》,接着是《中等物理教科书》、《中等化学教科书》、《中等数学教科书》,最下面却是《初等物理教科书》六册。这六册书,本来是京师大学堂刊印作学生教材的,孙元起给崇实中学新一级学生上课都没有办法,只好从京师大学堂要了两套,分给学生传抄。现在看时,却是从京师大学堂刊印本翻印的,也不知道侵权不侵权。然后,说道:“印得很是不错。子实、执中、厚臣、君衡,辛苦你们了!石先生、殷先生,你们的工作很好!”

六个人都躬身说道:“不敢当!”

那个姓石的中年人笑容可掬地说:“在孙先生面前,我们可当不起‘先生’这个称呼!”

同行姓殷的则是为青年人,现在面上还有一丝惊讶:“没见到孙先生之前,我们拜读先生的几种讲义和教科书,以为孙先生着述等身,定然是位皓首穷经的长者。没想到,孙先生居然这么年青,真真是没想到!”

李国秉斜觑了那位姓殷的一眼:“我们孙先生虽然年青,学问确实极好的,不要说在大清了,就是——”

“就是以后见了洋人的教材,也定然不及孙先生写得好!”左功先突然拦过李国秉的话头,接着说下去。说的时候,还给了李国秉一眼镖。

李国秉不满地哼了一声,端起茶碗喝茶。

石先生从袖子中掏出一沓纸,放在孙元起面前的桌子上:“孙先生,敝馆从您的几个高足看到大着,就觉得先生定然学识渊博,所以决意将之印行。因为本馆能力有限,至年前才陆续印出。但就最先印出的几种图书,在沪上和江浙一带都反应极好,不少学校都致函本馆,要求预订先生的那几种大着作为教科书。能够印行先生的着述,敝馆上下都觉得与有荣焉。这是前期的稿酬,微薄之至,不成敬意,还望笑纳。”

孙元起很吃惊,在清末印书也有稿酬么?粗略扫了一眼,是一百两一张的银票,估计有十多张。便问道:“编教科书,还有稿酬么?”

那六个人一齐点头,答道:“有的!”

“哦!能有这么多么?你们不会在骗我吧?”孙元起一脸狐疑。

李国秉看着孙元起那种惊奇的表情,觉得这时候的孙先生,才像是和自己一般年龄的青年人。而且,看上去,他对于这些东西确实是一窍不通。于是心想:原来也有你不知道的东西!

左功先看了孙元起的表情也想笑,却不敢笑出来,强忍着说道:“先生,他们没有骗你的!”

“真的么?”孙元起依然有些半信半疑,看了看银票,又询问似地看着石、殷两位。

姓殷的点点头。姓石的也说:“孙先生,没错的。”

“真的呀!”这是孙元起来到清朝之后最大的一笔收入了。

姓石的中年人非常肯定的点点头,然后说:“对了,孙先生,听您的几位高足说,你还编有几种小学教科书?”

“是啊,你们要看看么?”孙元起看着他。

“是所愿也,不敢请耳!如果能让我们拜读一下,那是最好不过啦!”商务印书馆的两位站起来,向孙元起拱拱手。

“那你们跟我来吧。”最先,小学堂的教科书都是孙元起用钢笔写的,说实在的,只能算得上工整。后来有了学生,就让学生帮自己抄了一遍——这就是有学生的好处。孙元起一个人写东西的时候,呆在自己的书房;而和学生们编写什么的时候,则在挂着“物理传习所”牌子的房屋里,如今,几种教材就放在那儿。从会客厅到物理传习所还有个几十米,所以最好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大唐:我就制个盐,竟被封国公 正德朱厚照为大明续命500年 错上妖孽邪王:一品无赖妃 大唐第一亲王! 特种兵之我能复制万物基因 大学士 那些年,屌丝们玩的魔兽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