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第45章 再入藏宝阁 (第3/4页)

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方还有火墙,它是辅助取暖的,沿着墙壁走,大约和窗台等高,但是它不连着灶,只是单纯烧火取暖,其实这个功能和壁炉更像吧?

但我们军队就没有这样的条件,大多数只是一顶帐篷。即使像我们殿前司这样的管理机构,也是没有壁炉的。即使有壁炉,烧木炭也是烧不起的。像梁太尉和高级将领们也只有自己购买的“汤婆子”。

这就是时代的局限性。

可是,我李铁牛来到了这个世界。我来了,风向得变一变。

于是,我想在殿前司造柴火壁炉。造成后,还叫匠人们在我府里做土炕。侍卫和亲随都有份。

先说我在殿前司造柴火壁炉。官兵们听说后,都来参观。觉得我造这么大的壁炉,一定烧不起木炭。结果我根本就不用木炭,完全用木柴。北宋时期揠武修文,天下无事,商业推动经济发展,人口也迅速增长。但至大观四年(1110年)宋徽宗在位时期,北宋人口只有4600万上下。同期,辽国也只有900万,西夏仅300万。所以,这时候地广人稀,树林遍地。木柴取之不尽。这就是我要建个壁炉的主要原因。

等李二和侍卫们寻来柴火,将壁炉点燃。一霎时,房里房外热气腾腾。大家听说后,都拥来凑热闹,连上司梁太尉闻讯赶来了。来了之后,便都不想走。

这叫什么?就是后世所谓的“蹭热度”。蹭谁的热度,谁就是流量网红。蹭我李铁牛的热度,我李铁牛不就是明星吗?什么明星呢?丑星。我李铁牛最大的优点就是有自知之明。为什么算是优点?因为古人云:“人贵有自知之明。”因为有些人长得也许比我李铁牛好看些,但就是缺少自知之明。比如赵括、赵佶、高俅、童贯之流。

又扯远了。

明明说壁炉的事,说着说着,怎么说到自知之明上了?这是人老了的表现。李铁牛征方腊回来,一年便觉得过了几十年。老了。

老了。所以反应慢。一会儿,梁太尉听说也来了。别的官兵都走了,就只有梁太尉赖着不走。不走,也不说话。于是,我明白了。马上叫过李二和梁一刀,大骂道:“壁炉试验成功了,还不速速指挥匠人,为殿帅修建,坐着为何?”李二和梁一刀怕我又踢人,飞快地跑出去叫匠人了。于是,梁太尉笑眯眯地走了。

您看,当官的就是要城府深,给您玩高深。啥叫玩高深?说白了,就是不说话。不说话怎么安排工作?那就是下属的事了。您玩不明白?那好,换个能玩明白的来,接着玩。领导的工作就是玩高深,这就是他干的活。下属的工作就是解读领导玩的“高深”。解读好了,继续解读;解读不好了,走人,再换人。

我李铁牛迟钝,等了一会儿,才玩明白。那好,留用察看。下次接着继续玩。您看,一个壁炉玩出了这么大的哲学。

咱不说哲学。再接着说壁炉的事。下午,匠人们加班加点,终于把梁太尉办公大厅的壁炉建成了。傍晚,举行“点火仪式”。官兵们站在梁太尉办公大厅后的壁炉旁,列队观摩。点火仪式由我这个发明家主持,李二指挥添薪,梁太尉点火。这是他的第二把火。我前面讲过了,新官上任三把火,他的第一把火是提前到殿前司喝茶。那么,这次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点火”,算他的第二把火。俗话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梁太尉比州官大很多,所以,他也能放火。他放火是合法的。

我喊道:“第一项,添薪!”李二便指挥官兵们排着队,每人往壁炉里添一根干柴。添薪毕。我再喊:“第二项,点火!”梁太尉便把点燃的火把投进壁炉里。看着干柴烈火一相逢,吸引目光无数。我再喊:“第三项,请殿帅致辞!”梁太尉便开始干咳,清完了嗓子,便开始讲话:“诸位,值此壁炉告竣点火之际,梁某只想说几个字,那就是,殿前司有李帅,我等便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明朝好丈夫 穿越古代怕挨揍,搞个迫击炮防身 明朝迷雾之前期风云 狂女重生:纨绔七皇妃 神机军师刘伯温之六魂葬法 凤逆天下北月篇 秦时韩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