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第62章 铲除苍中鼠 (第2/4页)

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宁节度使。当然,这样做也是有其考虑的。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之后,曾立有三条誓碑,其中之一就是“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对于中高级官员主要通过道德自律来抑制贪赃行为。其结果是到了北宋中后期,严刑惩治贪赃就难以为继了。正如《廿二史札记》中所说的:“益可见姑息成风,反以庇奸养贪为善政,其于不肖官吏之非法横取,盖已不甚深求。”

这就是我向梁太尉建议,力主严惩空心敌台案的主要原因。期望本案成为朝廷整治吏治的号角。

现今整治吏治的号角已经吹响,空心敌台案已然结案,58名罪犯相继伏法。现在轮到藩镇私铸钱币和皇亲国戚谋杀朝臣案了。

先说皇亲国戚谋杀朝臣案。自案发后,朝廷已派出禁军重点抓捕,大理寺立即开展严刑审讯,并根据口供抓捕杀手11人,捣毁其背后的暗杀组织“燕子楼”,并将“燕子楼”黑帮成员54人一网打尽,其部分成员为方腊旧党骨干成员。

然后,是藩镇私铸钱币案。前面说过,同州节度使赵有恭之父简王赵似,正是当年与赵佶争夺皇位之人。按理说,宋徽宗排行既不居长,也非嫡子,根本没有继承皇位的资格。那么,谁有资格成为北宋皇帝呢?

答案是:简王赵似。

理由呢?因为宋哲宗死后无子嗣,按照封建王朝“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规制,新皇帝要从宋神宗的儿子中选择,也就是宋哲宗的弟弟们。宋神宗一共有十四个儿子,当时在世的有第九子申王赵佖、第十一子端王赵佶、第十二子燕王赵俣、第十三子简王赵似、第十四子睦王赵偲。按照“立长”的原则,应该是申王赵佖。按照“立亲”的原则,应该是哲宗同胞兄弟简王赵似。这就是章惇所说的,“以年则申王居长,以礼则同母之弟简王当立”。不过,申王有眼疾,所以,宰相章惇以为:“依礼典、律令,简王乃(哲宗)母弟之亲,当立。”

也就是说,无论谁当立,都没赵佶什么事。

本来,宰相章惇说的没错。且“端王赵佶虽有才名,但为人轻佻,非皇位的最佳人选”。但向太后弄权,怕简王赵似母与她分权,于是,执意要立“轻佻”的端王赵佶。所以说,简王赵似就是宋徽宗赵佶的实际竞争者。

于是,就有了迁为蔡王之后的赵似的“不满之言”。靖康元年(1127)四月,赵似之子赵有恭迁定国军节度使,加检校少保。定国军节度使治所就在同州。而私铸的钱币也来自同州。您说,这是巧合吗?

大理寺审案从来不相信什么巧合,只相信刑具。如果还问不出来案件真相,那就再换一种刑具。于是,在大理寺刑具之下,嫌犯们供出了定国军节度使、加检校少保、赵似之子赵有恭及其同州的一应官吏。再请旨,再抓捕,再换刑具,又有人供出了皇家宗正赵崇柱。皇城司还在赵有恭住处密室中找到了赵崇柱与赵有恭书信往来中对赵佶不满的言辞。

这就对了。赵有恭也是个实在人,怕将来朝廷对其父子的不满情绪死无对证,不好定罪,因而没有将往来书信一把火烧了,而是煞有介事地留下了这个罪证。这就是实诚人的好处。您说,这叫人家顾念亲情的赵佶想放他一马都不行了。

于是,此案移交刑部复核。刑部尚书侯蒙脾气很好,他问道:“赵大人,您作为皇室宗亲,朝廷待您父子不薄,您为何还心生罅隙,不遵法理,私铸钱币,给自己惹来通天大罪?”

赵有恭笑道:“呵呵!通天大罪吗?论起来,我的确是皇室宗亲,皇上对我们父子的皇恩不可谓不浩荡,但您是否设想过,假如......我说假如,当年登基的是家父赵似,而非什么端王赵佶,那今天面南背北的就是我赵有恭了。现在,您还问我为何还心生罅隙,不遵法理,私铸钱币,给自己惹来通天大罪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明朝好丈夫 穿越古代怕挨揍,搞个迫击炮防身 明朝迷雾之前期风云 狂女重生:纨绔七皇妃 神机军师刘伯温之六魂葬法 凤逆天下北月篇 秦时韩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