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第38章 调查(一) (第1/3页)

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第38章 38.调查(一)

本来公社把小码头大队秋粮的公粮也给免了,韩述苦拒绝了。

他认为既然翟书记这么支持自己,给自己面子减免两季公粮,那么自己就得维护领导权威,不让领导作难,自己有这个实力。

大队留足下季的麦种,经韩述苦提议,留了五百亩地的小麦种子,共一万五千斤,应急粮余下一万斤。大队还剩下四万八千斤小麦,人均三百来斤。

看到人均能划三百斤小麦,大队几个干部那是兴高采烈,终于可以吃饱饭了,也终于可以吃白面馒头了,吃葱油饼,吃饺子,吃包子,吃捞面条,吃卤面,吃烩面,……凡是红焖地区面食想吃一遍。

韩述苦问:“几位长辈,咱这小麦是咋变成白面的?”

几人都笑了,终于有这娃不懂的农事了。这些天移栽红薯苗,这娃非得要求一亩地移栽秧苗五千株,以往都是一亩地栽种三千株。

因为发生争执,韩永昌把这娃大大爷韩思正搬过来想说服他,韩思正是三里五村有名的好庄稼把式,旧社会给荆庄大地主荆铭志当长工种了多年地,荆铭志对韩思正很是尊重,把他当成种地师傅对待。

最终双方妥协,一百亩按照韩述苦的要求栽种,那二百亩还是老办法种植。

移栽玉蜀黍苗又出现了争执。玉蜀黍本来是点种,就是把玉米粒种子两粒一坑点种在地里,出苗长二十公分高,拔掉两棵中相对较弱小的那棵。

可这娃到地里看了看,要求把拔掉的苗补栽,说苗太稀了,要达到一亩地四千棵。最后还是双方妥协,一百亩按照韩述苦的办法种植。

这次听到这娃不知道小麦怎样变成白面,几个人终于有种“你还有不知道的事情”的感觉。

韩永秀呵呵笑了笑,对韩述苦说:“咱们吃白面是用石磨磨的,就是大队院西南角那个房子里,那是咱村的磨坊,平时各家各户吃的黄面,黑面,红薯粉面,白面都是用那个石磨磨的。”

经过三人相互配合详细讲解,来这个时代已经两个月的韩述苦竟然不知道大队院西南角那个房子就是全村磨坊,全村人吃的各种面就是在那生产出来的。

官僚作风要不得呀!

原来磨面这么麻烦,磨一次白面只能磨四五十斤小麦,不讲究的话磨个四五遍,麸和白面掺和在一起就行,这个已经不是白面了,黑不拉几的,蒸出来的馍不是雪白色,发黑。

讲究家得反复磨八九遍,一箩箩的筛,一遍遍的筛,差不多一天时间才能磨完,才能到达最好的效果,面,麸两分离。

幸亏现在能用牲口拉磨,旧社会都是用人推磨,磨一次面人累瘫不是个笑话。

了解了这时代的各种面类加工的过程,韩述苦觉得需要改变这种落后的方式了。不然这四万八千斤小麦磨到啥时候了?

红焖地区应该有面粉厂了吧?旧社会就有面粉厂了,那个红色资本家族不是号称“面粉大王”吗?

得到城里问问,顺便还得和王科长、赵主任联络一下感情,一直不联系,时间长了就生疏了。

韩述苦把自己的想法给几人说了说,他认为要是城里有面粉厂,就把小麦拉到城里面粉厂加工成面粉,把面粉分给群众,麸皮大队留下来作饲料,喂养鸡鸭兔猪,包括牲口。

大家都觉得这个办法可行。又不是一次把四万多斤小麦全部拉去磨了,一次加工两千斤小麦就行。

就在韩述苦准备去城里找熟人联络感情,打听面粉厂的时候,公社来人了。

三个人,都骑着自行车,其中两个韩述苦认识,一个是公社罗文书,韩述苦任命书就是罗文书来大队宣布的。

另一个是公社办公室主任王主任,韩述苦贷款时王主任在现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重生大秦我为皇 【五条家家主夫人日常】综漫 我在大宋当外戚 魔妃快投降 沙土窝 巅峰三国:开局获得凤翅镏金镋 原始人也网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