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第一百三十四章 不可言说的中山国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第136章 不可言说的中山国

异族什么的,不是怀柔就可以同化的。

当年西周灭亡,平王东迁,神州陆沉,中原大地遍地胡膻。

连晋国这样的宗周大哥,国君一出门都碰到一堆夷狄。

你说这是华夏?

不知道的还以为到了欧陆呢!

那么这个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呢?

砍就是了。

《诗经》上一句“夷狄是膺,荆舒是惩”就已经讲得明明白白了。

所有的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压根没打算和夷狄讲什么礼仪道德,也没空和他们啰嗦。

齐桓公直接“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在这个过程里,肯接受诸夏文明,并且愿意为诸夏效力的夷狄,自是渐渐变成了诸夏之人。

不肯的,坟头草都三尺高了。

自从齐桓公这么干了以后,以后的霸主,或者相当霸主的国君,都干过同样的事情。

尊王攘夷,成为了诸夏的最大公约数。

其中尊王,可以先放一放。

但是如果没有攘夷这一项,你的霸主是不被人认可的。

比方说,楚庄王问鼎。

楚庄王讨伐陆浑之戎,于是来到洛河,陈兵于周王室境内。周定王派王孙满慰劳楚庄王。楚庄王问起了九鼎的大小和轻重。

王孙满回答说:“大小、轻重在于德行而不在于鼎。以前夏代刚刚拥立有德之君的时候,描绘远方各种奇异事物的图象,以九州进贡的金属铸成九鼎,将所画的事物铸在鼎上反映出来。鼎上各种事物都已具备,使百姓懂得哪些是神,哪些是邪恶的事物。所以百姓进入江河湖泊和深山老林,不会碰到不驯服的恶物。象山精水怪之类,就不会碰到。因此能使上下和协,而承受上天赐福。夏桀昏乱无德,九鼎迁到商朝,达六百年。商纣残暴,九鼎又迁到周朝。德行如果美好光明,九鼎虽小,也重得无法迁走。如果奸邪昏乱,九鼎再大,也轻得可以迁走。上天赐福有光明德行的人,是有个尽头的。成王将九鼎固定安放在王城时,曾预卜周朝传国三十代,享年七百载,这个期限是上天所决定的。周朝的德行虽然衰退,天命还未更改。九鼎的轻重,是不可以询问的。”

从这件事就可以说,楚庄王很不尊王了。

但是为什么把他放进春秋五霸呢?

主要就是他攘夷了。

于是,在尊王攘夷的普世价值观下,经历了春秋几百年,造成的结果就是,原本因西周灭亡而引发的神州陆沉,到得春秋中期就基本恢复了华夏的秩序。

残余的夷狄,也在春秋五霸强大的军事压力下大搞特搞诸夏化。

于是,到了战国时期,九州境内已经基本没有了夷狄的踪迹。

之所以用基本上没有,主要就是中山国还存在。

即使是这样,诸夏依然对于中山国极为不满。

要知道,中山国,是一个在春秋时期极为强大的国家,

这家伙是唯一一个被诸夏灭国,还特么能重生的。

突出就是一个牛逼。

在春秋的时候,两个超级大国,齐国和晋国,都列二连三的对中山国发起过讨伐战争。

为什么呢?

因为这个国家不是诸夏国家,而是一个夷狄国家。

是白狄,也就是一个白种人国家。

这是很多历史爱好者都忽略的事情。

至于为什么会这样,自然和我们亲爱的司马迁同志少不了关系。

因为司马迁的祖宗,给中山国当过官......

所以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把别人的老底是一顿拔掉底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成龙历险记之魔法真谛 大秦潮公子 为了她的心爱之人,我决定去弑君 隐居山林的我竟成了帝师 寒门败家子 逍遥四公子 殊死暗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