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第六十五章 冲突起(上架首更) (第1/4页)

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第66章 冲突起(上架首更)

京城之中,自古皆是藏不住事儿。

即便是军情密事,若无皇帝和朝廷严令封口,总也能被人半听半猜着摸个七七八八。

更何况是朝堂、早朝上的事,人多,代表的层面也多,且不曾被强令不得泄露之事,足够让世人产生兴趣,那传播的速度快的如飞一般。

两日间,前番一百多士子敲响登闻鼓,最后被当今皇帝陛下下旨削去功名,流放3000里的消息还未曾冷下,人们谈及时依然是津津有味。

这一事件,可谓大明开国百余年间,极少出现的针对士子事。

然,此事未息,世人还在谈论和思索间,翌日早朝上,当朝内阁大学士领礼部尚书李东阳的一纸奏疏,请禁在野致仕官员、生员、监生士子议政疏,顿时再起一浪,宛如瘟疫般在朝野中极速蔓延。

却如瘟疫,是无数士子文人的瘟疫。人们的关注之心空前的高涨,早朝上的事亦被有心人绘声绘色的描绘了一番。

先是议事,再是顺天府张申禀报了前日处罚士子的最终结果。皇帝批复训诫几句之后,该是要早朝结束之时。而此时,李东阳上奏了。

一纸出,满朝惊。

几百大臣一个传一个,到最后整个朝堂除了部分勋贵武臣,几乎全部参与到大讨论之中。

众臣绝大部分是纷纷反对,而大部分高品的大臣们倒是意见不大,原本以为内阁因是有些分歧的,甚至因为昨日李东阳的“倒戈”或可能已出现裂缝和矛盾。

然而,刘健旗帜宣明的附议赞同并阐述此疏意义所在,谢迁随即亦是附议。在其后,多位大员附议,这一来,此疏看似基本已是盖棺论定。

就在皇帝当朝下旨欲按李东阳所奏,明发圣旨以告天下之时,波澜再起,也把朝堂中有些不为人察觉的细末之处展示于人前。

户部侍郎刘大夏,兵部尚书马文升反对,刘大夏所奏未果,以身有疾而请辞,皇帝和大臣一拒一辞,最终结果,皇帝无奈间准其辞官归乡。

尽管很多人知道,刘大夏的请辞和禁疏没有根本上的关系,但不免让人联想,应该是皇帝对禁疏的决心已下。

大臣们无法再言,然后,下朝之后,皇帝的圣旨很快便下到了内阁,谁成想,再起惊涛骇浪。

圣旨诏书需皇帝下旨,内阁附拟,接着司礼监存档、六科监督、查核,之后才会明发天下。

而六科这一特殊的部门有一项独特的权力,那便是圣谕封驳。

当皇帝的禁议令下达之后,给事中吏部掌科王承裕行了惊人一举,他协同多位给事中,悍然行使了封驳之权,此一举,近乎是内阁和皇帝皆被扫了威严,朝野间的气氛陡然间变的冰寒。

此时,一群不太引人注意的御史言官,更是纷纷递本弹劾内阁大臣刘健与李东阳堵塞言路,为权臣、奸臣张目,惑君魅上,使得原本便已冰寒的气氛几近沉凝。

最终,奏疏暂时搁浅,但谁都知道,此事不会过去的,朝廷中的信息足够让无数有心人去解读了。

再其后,消息蔓延,京中议论声此起彼伏,即便已是两日,世人兴致依然未曾淡去分毫。

不过,在京城的东城之中倒是少有人议论,非是无人言,而实是今日的东城,有些不太一样。让不少知道东城如今谁在管的人们不敢言。

盖因为,由张鹤龄统领的东城兵马司、锦衣卫全部出动了,这可是一位真敢打,也真敢抓的人。

不过,他们是多心了,张鹤龄命令下的出动,可不是因为他们。但当他知道之时,倒也欣慰。

他从来都相信一点,政策和国法的运行,开始时难免的需要些强权,靠用几张嘴巴去劝解,那是幻想中的事。因而,他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这个宝可梦训练家强的过分 帝王惑:皇后,再嫁朕一次! 穿越到三国一统江山 亮剑:你一个排长,全歼鬼子师团 病王毒妃 三国:开局被曹操模拟人生 封地躺平就涨兵,女帝求我别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