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不過此刻,蹲在地上寫詩的少年才是最引人注目的景致。
「呦,這字兒可真好看……」
「瞧瞧人家才幾歲,都會作詩了,二寶,你家去也學起來!」
「我不……」
「噓,別出聲!」
就為了這一刻,秦放鶴準備了很久,再下筆時出奇冷靜。
孫先生的敘述,秦海的坊間傳言,還有那本珍貴的批註選本,再加上剛才自己的匆匆一瞥,一點點構成周縣令的輪廓:
南方人,中老年,仕途不暢,官聲不錯,政績尚可,政治手段相對溫和,總體而言,算是一位比較務實的地方官。
秦放鶴非常清楚自己的缺點,詩詞構造方面靈氣不夠。
這是天分問題,哪怕再給他一萬年,他也成不了李賀、李白那樣靈光閃爍的天才詩人。
同樣的,他也極其明白自己的優點:實踐經驗,沉穩踏實,以及天生的政治嗅覺。
周縣令,不,應該說大祿朝整套科舉選官體系都非常現實,考試中對時政的看法占比很高,詩詞只是次要的。
所以,只要秦放鶴正常發揮,絕對能打敗一乾死讀書的清澈書生,排在上等。
但這還不夠。
像今天的場合,周縣令必然會召見幾位合他心意的人,但具體幾位?誰也說不準。所以秦放鶴不僅需要上等,還要儘可能名列前茅。
他需得讓對方第一眼就看出自己的不同來。
一炷香很快過去,陸續有雪白的紙片被送到主樓上首的山水紋酸棗枝大桌上。
「今年卷子不少,」一名官員略啜了口茶水,對周縣令笑道,「大人先請。」
「哎,同來同來,共賞共賞,保不齊這裡頭就有來日才俊……」周縣令隨手抽了幾張,散與身邊幾位官員,又打發人與隔壁桌几位縣學教授送去一些。
眾人相互謙讓一番,便都對著燈品評起詩詞來。
本就是為了打撈滄海遺珠,給散落民間的讀書人多一點出頭的機會,所以只要有膽量能寫字,什麼人都能來試一試。
這就直接導致了作品水準參差不齊,讓在場眾人十分煎熬
這是甚麼東西!連官文都寫不好,竟也敢學人作詩?
字倒也罷了,典故卻是信口胡說,牽強附會,可笑可笑……
泛泛空談,不知天高地厚,浮躁!
本官豈要你來溜須拍馬?不知所謂!
周縣令頻頻搖頭,漸漸有些煩躁,又揭開一頁,忽見一筆好字沖入眼帘,頓覺身心舒暢。
再看內容,唔,難免有些想當然,不過這是白身們的通病……格律不錯,典故用得也巧妙,辭藻華美,不錯,很不錯。
旁邊的高主簿一直偷偷打量周縣令的反應,見此情景,適時笑道:「大人可是瞧見了俊才?不妨說與下官聽聽,也叫我們歡喜歡喜。」
周縣令卻賣個關子,「不光有,竟還是老熟人,你若猜著了,我便給你看。」
眾人都跟著笑,當即七嘴八舌猜起來,一時氣氛融洽。
卻是那高主簿最擅揣度人心,想了一回,「莫不是孔大人家的麒麟?」
周縣令哈哈大笑,把手中詩遞過去,高主簿細細看了,不住點頭,又與人傳閱。
孔大人乃本地一位鄉紳,曾官居四品,前些年告老還鄉,如今帶著孫子住在章縣,今日祖孫二人也在列。
他雖退了,到底還有門生和後人在,其中二兒子,也就是孫子孔姿清的父親仍在朝中任職,歷任縣令都要親去拜訪,故而眾人都不敢怠慢,仍尊稱其為「孔大人」。
其孫孔姿清自幼得他教導,天資聰慧,今年才十四歲便頗有才名,在場不少人都曾見過他的字,因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