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第32章 木匠 (第1/3页)

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早上醒来的今天好原打算不让祝凤婷跟着了,转头一想,昨天刚发生这事,今天就不让祝凤婷跟着了,是不是容易让人误会。那就再收几天,不过尹天浩这次决定还是粮食鸡毛鸭毛一起换。这几年风调雨顺,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有些余粮,吃得饱,就开始想些其他的事情,比如身体。农村人干活多,身体与病毒细菌接触的也比较多,有些皮肤炎症很正常,然而硫磺皂可以改善减少炎症,这是百姓欣喜的地方,所以稍微富裕点的人都会拿着余粮换上一两颗硫磺皂,这也是赵国公家的庖子听到吆喝出来换的原因。

方式一变,收获立马变多,回来的时候,都有四升粮食了,祝婷挑着,步伐十分稳健,看不出一丝劳累。尹天浩缀在后面,心里叹息道,要是再白一点,绝对好看。

一连几天都是这样,能换的基本也换了。明天是上梁的日子,趁着这个时机,尹天浩对祝婷说,明天不用去换粮食了,现在不好换,要在家帮忙。祝婷也没有异议。

上梁也是很稀奇的,居然还有仪式,妇女不能近观。这梁上绑一红布条,待到上梁完成之后还要解下来,然后贴上一张黄纸符箓,椽子上写明盖房的日期。听说这一切都是源于鲁班大师,至于当年为什么这么做,没人说得清楚。

房子盖好之后的翌日,祝年宴请帮过忙的村民,时间定在晚饭时间,祝年让尹天浩弄凉菜,祝年发现尹天浩做饭确实好吃,祝年有时在想,先前猜测他是出生名门或富贵人家,但是他做的一手好菜,俗话说君子远庖厨,难道他出身庖厨世家?也不大像,这孩子虽然有时候有些胡混,但是学问还是有的,也不像个厨子。身上古古怪怪,看不透。

做菜,尹天浩拿手的事情。可惜家里没有铁锅,要是有铁锅那就好了,炒出来的菜必定会更好吃。这些腌制的萝卜芥菜切成丝,用油稍微拌一下就好。至于猪肉呢,尹天浩原本打算还做红烧肉,但是想到红烧肉还是每人一块基本不够吃,倒不如做成其他的。尹天浩想到了另一个菜,这个菜基本上每次过年过庙会都会做的,叫熬菜,有的地方叫大锅菜。但是这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需要一口大锅,祝家庄虽然家家户户都有锅,但是都不大,砂锅,石锅,陶锅,还有瓦甑,石釜等,最后还是祝年拍板用大瓮,瓮是农村人盛水的主要工具。瓮太厚不能用来炒菜,可以先用石锅把菜炒了,然后倒进瓮里,然后在蒸点黄米饭,馒头也有,但是管吃不管饱。

熊熊的烈火,沸腾的肉汤在标识着时间不是静止的。

开饭的时候,猪白肉都有些融化,红肉也是烂烂的,上面还飘着一层猪油。柳氏还切了一些葱花,韭菜,和姜末,爱吃辣的可以放一些。这也是祝家庄现有的辣味调味剂。这大葱够劲,旱地的大葱,只有一尺多高,却非常辣。

这肉菜是真香,尤其是常年不沾荤腥的人,有的人甚至专挑白肉吃,被其他人瞪几眼,嘿嘿笑两声,算是过了。.

祝年一家是主家,只能等村民走完之后才能吃饭,吃完之后和留在这帮忙的人一起收拾。不过有一点特稀奇,就是村民都是自己从自家拿碗过来,主家是不预备的,这就避免了太多的浪费。想想小时候家里的碗非常多,主要是因为亲戚多,除了那几天用,其他的时候都是放在碗柜里,满满的一柜子,特别占地方。

房子好了,剩下的就是盘炕和做家具。

盘炕还好说,自家人弄弄就行。可是家具不行,得找人专门打造。不过祝年有熟人,熟人就是祝年的二女婿,杨村驰名远近的木匠,名字叫朱有笑。祝年还有个大女儿,嫁给了厦头村的地主,厦头村是个大村,几千人,是一个多姓融合的村庄,大女婿姓王,王富贵,据说早早年辈家里也是勋贵,后来慢慢落魄到成了地主,虽然落魄了,但在厦头一家独大,据飞龙说,他家一共有四千多亩地,前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四合院:从马素芹到陈雪茹! 我在大唐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 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 安宁赋 快穿:极品炉鼎重生了 皇上无奈:极品奸妃惹人爱【完结】 大秦:我摊牌了,我是始皇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