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第80章 帅师师的美好回忆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得香是摆在母亲面前的一道难题,母亲绞尽脑汁尽可能做出可口饭食来迎合一家人挑剔的胃口。就说那个花卷吧,可以算是中国传统的面食之一,关于它的由来有多种说法。最广泛的一种传说认为,花卷和诸葛亮有关,据说诸葛亮在征讨南蛮孟获的过程中,为了解决军队过江的问题,命令厨师制作了一种内部包有牛肉和羊肉馅的面食,这些面食被捏成多个褶皱,形似花朵,因此得名“花卷”。后来工艺上删繁就简只留下花样外表而剔除肉馅了,这多少和油条的传说相类似,都不过是增添美食的诱人成分而已。

母亲做花卷有时只涂抹少量的油盐,有时也会卷进去一些野菜,母亲说她才不理会什么传说,只要孩子们愿意吃,她就不厌其烦地制作。对于帅师师来说,新年是从母亲忙忙碌碌制作面食开始的,似乎整个春节前后每一天的空气里都飘荡着醉人的香气。

除了母亲的花卷,牢牢抓住帅师师的胃口的,还有父亲制作的春卷。那时父亲一年到头很少回到家里,当时帅师师恨过,后来才知道父亲是一名守卫边疆的军人。父亲好不容易回家以后,就变着花样做美味的食物,帅师师奇怪的是,明明常见的野菜父亲做的就是好吃。有一回她问父亲咋学会做春卷的,父亲淡淡地告诉她,是因为军人必须学会因地制宜制作食物。她知道这是父亲谦虚的说法,艰苦日子的抗争哪能说忘就忘?后来她要到异地的大学报到时,父亲再一次做了好大一摞春卷让她捎走。母亲说:“春卷薄,但乡情厚,浓浓的家乡气息会冲淡所有离家的孤独感……”那一时刻她有些吃惊了,没想到文化不高的母亲竟能说出这番含义深刻的话来,不由得让她深受感动……

自从父亲因为意外牺牲以后,帅师师才真正懂得对于一个从没有远离家门的人来说,家常饭菜就是浓浓的乡情,而自己大约是久别故土的缘故吧,乡情里又夹杂了对亲情的想念,“每逢佳节倍思亲”,思念的是故乡的年味,哪怕身在天涯海角,也割舍不下曾经拥有的乡土乡情。

所以,即便后来帅师师在异乡奋斗时,故乡便成了她梦中常去的场景。虽然故乡只是一个小县城,没有多少可以炫耀的地方,但是因为小学和中学都是在这里生活的,算是熟悉的地方,可是又因为多年的远离,所以多多少少掺杂进陌生的感受了。十几年的时间,许多处场景早已物是人非,甚至物也不再是原先那个物了。当她重新踏上这片故土的时候,猛然间嗅到了一股似曾相识的气味。没错,就是那种曾经深受浸染,如今又渐渐淡去的感觉,这一份感觉是这个小城所独有的,离开它,就是走遍天涯也再难觅得。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气味呢?还真的难以描述,身在其中却毫无觉察,越是离开的久了就越是能够感受到它的浓烈。不像海边的城市似乎与生俱来就带有一股咸腥味,而江南的茶乡便是连行人的衣襟都有茶香了。

没错,每个地方都有它与众不同的味道,而在帅师师的记忆中,面食就是年味印象之一,它浸润在她的血肉里,伴随着走南闯北的路途中,越是遥远越是浓郁。想家了,就撸起袖子做一份面食安慰自己,这时候即使窗外风雪交加,也冰封不了心中油然而生的一丝温暖……

回忆之所以让人感动美好,很大因素便是当年不珍惜,帅师师对这一点很是赞同。刚刚老同学楼方打来电话闲聊,她简单说了近况,楼方说要不是家里有事走不开,她一定要和帅师师做伴去西部旅游。放下电话,帅师师情不自禁想起了当年一块上学的糗事……

那是哪一年来着?哦,是上初中时的事,她去找楼方上学。新学校是一所联办中学(后来改为镇一中),帅师师们都叫它“联中”,大约在村子外四里的地方。联中坐北朝南,后面是大片的人工林,校门前一条东西大路沟通着学校与外界的联系。

她要到联中报到,爹有些不放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让你拍烂片,谁让你做大做强了 都市天才:开局已无敌 校花自重!知道我反派,你还过来 困在时光里的人 华娱:重返2007 这可不是洛圣都 退婚后,被女神狂追很正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