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姜佛桑笑:「識幾個字而已,這也叫縱著?」
在知識經典俱被大族壟斷的當下,書籍珍貴可比黃金,然比書籍更珍貴的是傳道授業之人。
師者多出高門,收徒亦不離世家。識幾個字對一般老百姓而言真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便是寒門富戶,想讓子弟接受些的教育,往往都不可得。
良媼心中百味雜陳:「良爍他們……何德何能。」
姜佛桑偏首相看,眸藏探究:「其實你自己便可以教良爍,因何不教?」
第39章 有教無類
良媼並非姜氏家生奴,早年間也算殷實人戶出身,嫁人後娘家亡於兵災,夫家家道中落,這才賣身為奴,入了姜氏。
後來六娘子降生,需要一位乳母。
乳母相當於半母,長日與小女郎相伴,粗鄙無教之人肯定不行。
挑來揀去,就這樣,良媼來到了姜佛桑身邊。
良媼於詩賦經綸並不算精通,僅跟著父親粗識了些字,即便如此也很是少見了,何況她又是女子之身。
姜佛桑初啟蒙時,她每日最喜歡做的就是帶著小女郎認字,可對於自己那三個兒子,卻是一字未教。
「為何如此?」
面對女君的詢問,良媼沉默良久,悵然道:「不識字未必不好,識了字,明了理,便不會再安於現狀……」
可既已為奴,不安於現狀又能如何?
讀書使人明智,智明若帶來的只是痛苦,還不如渾噩一世,總也有些世俗人的快樂。
姜佛桑明白了她的未盡之語。
從良戶淪為奴隸,良媼的心裡想必經過了很長一番撕扯煎熬,才終至認命。
她不想讓後輩也和自己一樣清醒著痛苦,所以寧可讓他們愚昧著沉淪。不是有句話叫人生識字憂患始嗎?
這不怪她。
從前朝,或者更早時候起,一日為奴,幾乎就等於世代為奴。
見過贈奴、賜奴、轉奴、賣奴的,釋奴的情況卻幾乎沒有。
因為一旦開了口子,人心思變,萬一那些奴隸再不肯安分做奴隸了可怎麼辦?
而沒有了奴隸,沒有了三六九等,士族又何以成為士族?
閥閱之家不會自掘根基。
所以先前姜佛桑放免皎杏時良媼勸說:「這不合規矩」。
她未必是妒忌,也未必不渴望,只是出於一個奴的義務,哪怕違背自己的本心,也要盡到提醒之責。
活生生的一個人,言行永不相協,永遠要與本性相背,如何能不痛苦?
姜佛桑抓住她的手,輕晃了晃:「良大良二皆已得免奴身,良爍今後也一樣,他們無需再安於現狀,這天高地闊亦有他們的一份,你還有何憂?」
良媼似哭還笑,不停點頭:「女君說的是,女君說的極是……老奴只是、只是擔心……」
「你心中所想,我都知曉。」姜佛桑輕笑,「我不會做對自己不利的事。只是,沒有人能永遠活在萬人之上。下面的人想往上走,若久無出路,便只有掀翻上面的人,那才是危矣。沒有千年萬年的君王,也不會有千年萬年的奴隸,早一天晚一天而已,早點擺正心態沒什麼不好。」
良媼不甚明白女君後面的意思,不過欣慰的情緒掩蓋了疑惑。
「遇著女君這樣的主子,是他們的福分。只是他們早已過了開蒙的年紀,尤其良爍,倔頭一個,只怕女君辛苦一場,結果不過對牛彈琴。」
姜佛桑不答反問:「聖人言有教無類,此言何解?」
良媼識字就是自《論語》始,這個當然難不倒她。
「不拘什麼人都可以受教,不能因為貴賤、貧富、賢愚、善惡有差,就把一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