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第六十七章 冗兵、冗官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是,官家。先说冗兵的问题。就常理而言,纵观历代王朝,在完成平定天下的任务之后,必然会大规模地裁减军队。这样做至少有三个好处:一则减少朝廷的军费开支,二则释放的劳动力以恢复生产,三则降低心怀异志的将领拥兵自重甚至起兵谋逆的概率,可以说是一举多得、皆大欢喜。过往的汉、晋、隋、唐诸朝莫不如此,唯独我朝由于深受幽云十六州之苦是个例外。”

赵祯听完轻轻点了点头,示意范仲淹接着说下去。

“官家,以数据事实为证,我这里有一份去年枢密院进呈的统计数字:在太祖开宝年间,官军的员额是三十七点八万,包括十九点三万禁军;太宗至道年间则扩充到了六十六点六万,包括三十五点八万禁军,差不多翻了一番;真宗天禧年间,大宋官军已经接近百万量级的规模,达到九十一点二万,包括四十三万禁军。而去年我朝这个数字已经飙升到了一百二十五点九万,包括禁军八十二点六万禁军。”

如此看来,这《水浒传》中常出现的“八十万禁军”,并非施耐庵的虚构妄拟之言。

赵祯好像知道这个数据,但从范仲淹口中一一说出来,自己听了一遍,别有一番感受:“真是太多了!”

“官家,按户部的统计数据,全国登记在册承担赋税劳役的男丁数量,只有不到两千二百万人。也就是说,大约每十七名男丁就要供养一名兵丁!”

赵祯的脸色变得更加不好看,“十七比一?这么高的比?”

范仲淹很肯定地点了点头:“是的官家。这个比例还没有考虑地方负责供养、不隶属军籍的所谓乡兵,这支编外军队的员额,目前预估大约有四十万之多。”

“还有四十万?”

“嗯。”

“官家,下面,说一说冗官?这个更是不得不治的大毒瘤!”范仲淹有些痛心疾首。

“嗯。说下去。”

“无论是出于防范武将作乱的需要,还是重塑文治的社会风气,我大宋王朝都需要一个庞大的文官队伍,并给予他们极其优厚的待遇。这无可厚非。臣也是受益者。但其他朝代相比,我朝的文官队伍有三个显着的特征。这...”

范仲淹故作停顿,赵祯示意但说无妨。

“今天把希文你单独入对,就是想听针砭时弊的大实话。先把病找清楚,病灶弄明白。”

“一则机构臃肿。形象的说法可以说是叠床架屋,繁复得一塌糊涂。虽说武将是重点防范对象,对于文臣也不可掉以轻心。我朝基于此考虑采取的举措是尽可能分权,原本一个人可以干的活,现在要分给好几个人来干,谨防权力过于集中,滋生一批野心勃勃之徒。”

“嗯。我朝文官也是太多了。朝堂上、地方诸路都有这个问题。”

“是的官家。朝堂上,宰执系统、枢密院系统、台谏系统自成体系。就以宰相为例,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辅重臣,如今被枢密院分走军权,被盐铁、户部、度支这三司分走财权,剩下的一亩三分地,还要给参知政事腾挪出一点施展拳脚的空间。”

范仲淹此话也说到了他的痛处,虽然他在朝中为官,但权力比在西北小得多了。还是作为封疆大吏,军政大权在手舒服。

赵祯没有说话,陷入深思,并踱起方步,在这大堂里走来走去。

范仲淹一看赵祯没有打住的意思,就索性一直说下去。

“至于地方上的机构和官衔,更是令人眼花缭乱。这一级行政区称为‘路’,这一级设‘监司’,有安抚使、转运使、提刑按察使、提举常平使,分管兵民、财赋、司法和救恤。”

“州一级的权力相对集中一些,知州作为主官,但有通判作为牵制,一道公文往往需要两人联名签署才能下发生效。知州、通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从游戏王开始的二次元召唤师 魏臣 古代美食生存手札 拔刀!全军冲阵 大秦:先生别担心,朕不是皇帝! 穿越红楼,开局就被安排到贾府 穿越后:从宅男逆袭成开国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