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第36章 未雨绸缪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华佗异道:“贵家公子天下闻名,然而并不相识,何事需与老夫商议?”

姜信答道:“家公子修《三字经》,关系医学方面却是外行,因此想请神医前去,听一下您的意见。家公子并未言及此中细节,故而不知其中详情。”

华佗顿时来了精神,想这《三字经》影响深远,自非平常诊医断病这等小事可比,略一思索,道:“且请在寒舍小住一晚,明日老夫便随你起行。”

如此华佗被姜信忽悠到了临淄,为姜家族人诊病费了两日工夫,第三日上午被姜述迎进客厅。华佗见姜述虽然天下闻名,毕竟只是十岁少年,道:“大人族人已诊治完毕,未知大人还有何事?”

姜述早听姜信细述此行经过,闻言已知其意,道:“《三字经》一书,尚缺医卜贤者事迹,然在下孤陋寡闻,对医学大家知之甚少,家中藏书亦少有记载,特请神医赶来,欲听神医建言。”

华佗道:“自古以来,医者众多,然有名者当属战国扁鹊,秦朝至今,名医无数,能赶超扁鹊者,却不曾有之。”

姜述笑道:“不然。”

华佗异道:“何人?”

姜述道:“神医之名,名传天下,医术应超扁鹊。”

华佗面露喜色,谦道:“大人过誉。”

姜述道:“神医若能再做一件大事,可被天下医者奉为开山宗师,名垂千古。”

华佗好奇心陡然而生,问道:“何事?”

姜述道:“扁鹊医术,乃治一人之术,神医若行此事,则可救天下人也。”

华佗笑道:“大人之言谬也。老夫又无分身之术,医治一县之人尚未可知,如何救得天下人?”

华佗一生致力医学,曾被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征辟,皆不就。在这个年代,官位代表利益,看轻利益者方是真君子。但这种人有个最大的共性弱点,就是一心想要发挥某个方面特长,譬如华佗,一门心思皆在如何研究发扬医学上面,只要攻其所好,并不是很难说服。

姜述问道:“先生行医半生,教授几位徒儿?”

华佗答道:“正式拜师者十余人,其中彭城樊阿、广陵吴普和西安李当之,皆闻名于世。”

姜述道:“若师徒行医一县,能否救得一县之人。”

华佗拈须微笑,面露自豪之意,道:“那是自然。”

姜述道:“倘若五年传授每人五十名学生,五年后五十名学生再各授五十名学生,三十年后,天下病人忧否?”

华佗思索片刻,摇头道:“不然,医者需有资质,又需识字明理。然而资质上佳又识字者,天下又有几人愿习医术?”

华佗所言确是事实,古代医者身份低微,与士人无法相提并论,士人皆以习医为耻。姜述正色道:“先生放心,生源不需忧虑。以后欲在青州国学设立医科,请先生就职医科督,一边传授医术,一边着书立传,先生之意如何?”

史书曾载,华佗一生有弟子多人,其中吴普着有《吴普本草》,李当之着有《李当之药录》,樊阿喜针灸,后来均成为有名望的医家。为了将医学经验留传于后世,华佗晚年精心于医书的撰写,计有《青囊经》、《枕中灸刺经》等多部着作,可惜失传。

创办医科,教授弟子之余,又不误着书立传,对于华佗来讲是两全其美的美事,若能寻找一批资质上佳的弟子,设立医科就会成为医学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医者身份也会因此提升,华佗若不动心才是怪事。

姜述明白其间环节,又道:“朝廷重臣多是传统士人,一向轻视医学,皆以医者为贱业,若公然在国学设科,必会遭到朝堂诸官攻击。我以为神医可以先择弟子教授,时机成熟之时再对外公布,神医以为如何?”

姜述所言非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穿越之海权时代 朕听劝后,你们害怕什么 三国:化身孙策,从占荆州开始 穿越后她成了团宠小厨娘 漫威:连接进行时 大周皇朝之乱世风云 乱世枭雄:从占山为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