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季的海稻良种产量达到了水稻的七八成。
人们总结经验教训,海洋气候温暖湿润,不缺水,温度适量,最大的麻烦是风浪问题。
基建专家们商量建筑分风、导浪的海上农场,就像当年大禹治水一般,不堵水而是顺势而为,以疏导甚至利用的方式,打造出了人类种植技术的新高点。
不得不说华夏的农耕文明深植于人们的基因中,即算没有了踏踏实实的陆地,华夏人在一片大海上也开出了耕地,种上了稻谷,收获了白花花的米粮。
卫冲也成为了这场“与海共生”基建大行动中的一员优秀的机械工程师。
海稻丰收的这一季,他提着做为工资的十斤海稻米回家,惹得整个福临名菀小区都热闹不已。
朵宝和一众末日里成长起来的小伙伴给卫冲造了一个老大的欢迎仪式。
哐哐哐,孩子们敲着一片破铁皮或塑料筒,打出一股军乐节奏感,夹道两侧。
男生们跟着乐队指挥唱起古老的歌,“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侧耳听
晴天响雷敲金鼓,大海扬波作和声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
后面还有一群长辈们,齐声应和,“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锵锵锵——
卫冲的耳朵都要被炸袭了,就看到后面举着一个大铜锣敲下三声的,竟然是自家亲爹卫建国。
卫建国高兴得见牙不见眼,旁边站着一个劲儿跟着鼓掌,还拉着嗓门跟着唱的夏琴。
而负责整个乐队指挥的家伙正站在观风台上,挥着一根用他用鲸骨打磨的指挥棒,一脸庄重严肃认真啊。
可不正是自家大外甥女,朵宝姑娘嘛!
哥和姐站在家门口,嫂子姐夏可兰手上还提着一串红艳艳的海花,连大哥手里也提着一串白玉兰花,看他上来,双双往他脖子上套儿。
他简直要昏倒,“哥,姐,你们这……这也不用这么隆重啊!”
夏可兰笑道,“怎么能不隆重啊!之前天天看你们修海上农场,有多么危险,要抵挡七八级的海风,还要预防两三米的浪头子,动不动还有人员伤亡,大家可担心得很。”
夏琴笑道,“可不是,我们老头老太太天天聚一起,说的都是你们这些战斗英雄啊!要不是你们这些小伙儿,咱们怎么吃得上新大米。”
卫冲把大米递给夏可兰,说,“这是吴所长私心,先给咱们第一批回来的人发的福利。后面再等半个月左右,第一批物资船过来,就能给所有人分上海稻米了。”
海稻米自带碘盐成份,煮熟了就能直接吃,咸香回甘,营养成份相当不错。
维生素含量高,还可以补益海上生活的营养需求。基于这个物种特性的环境变化情况,农学院正在积极研究各种海上粮种,有了太空城的育种室配合,事半功倍不少。
而当前,全世界就只有华夏国的太空城,即是曾经的空间站,运行良好,且不管是人类生活区,还是科研区、生产区,甚至工业化制造区,都遥遥领先于全球。
其他各国幸存者基地,是的,别国只能称为基地,只有华夏国能称之为国。
老外们都积极地与华国建立往来,即算是全球成了大海,华国也根据卫星定立了严格的边境界限,边防军一分不减,把守着九州领域。
曾经那些傲慢了两百年的国家,一个个为了建交,都不得不谨小慎微。
新年时,第一个海上联合国总部,建在了大官方的海城中,对外宣称为九州城。
从那一天起,九州城成为了全球幸存者眼中最高大神圣的存在。
晚上,卫家人聚餐吃饭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