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第5頁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身後,十餘匹駿馬緊隨而至,踏過清溪,奔向對面的銀杏林。

婦人們一窩蜂地圍上來,關心林悠然的安危。

林悠然強笑著說了幾句客套話,實際心神還停留在方才的郎君身上。

救命恩人什麼的,絕對是認錯了。方才那人明明比河中的浮冰還要凍人。

第3章 趙惟謹

這一天,南山村傳出一個大消息——銀杏林後面的大宅子住人了!

左鄰右舍奔走相告,這個說,銀杏林大宅里住的是位大將軍,打仗立了功到南山村安享榮華富貴;那個說是位宗親,跟皇城裡的官家稱兄道弟的!

林悠然回家晾衣服的功夫,就瞧見幾十輛載貨的馬車排著隊渡過清水溪,進到銀杏林的大宅子。車上有一摞摞箱籠,有麻袋裝的糧食,甚至還有幾樣精美大氣的家具!

趕車的皆是清一色的年輕兒郎,個個精神抖擻、身手敏捷,瞧著像是行伍出身。

慣愛看熱鬧的村民只敢遠遠地瞧著,沒膽量當著人家的面議論紛紛。

林悠然都忍不住好奇,這麼大排場,莫非真是個皇親國戚?

臨近午時,許氏和二丫還沒回來。

林悠然一邊整理草棚,一邊思考著賺錢的門路。

南山村一面靠山,三面環水,良田不多,交通不便,還真不是一個適合發家致富的地方。要想在短期內賺到修屋頂的錢,只能從吃食入手。

剛好,林悠然整理櫥櫃的時候,發現了許氏前一天泡上的紅小豆,還有磨好的黃米麵,突然想到一樣「網紅食品」——東北粘豆包!

許多人在網上模仿東北粘豆包的做法,用的卻是糯米麵,為了達到「黃燦燦」的視覺效果還特意摻一些玉米面。實際上,真正的東北粘豆包是用黍面做的,也就是常說的大黃米。

林悠然說干就干,當即舀了瓢黃米麵放到和面的大陶盆里,先澆了些熱水,用筷子攪成絮狀,這樣麵團更為柔軟香糯,再摻上促進發酵的面引子,然後加冷水,揉搓成團。

根據個人口味,最終成型的麵團可以軟一些,也可以硬一些。林悠然偏向硬面,這樣蒸出來的粘豆包不會塌陷,變成「粘豆片」。

麵團和好了就用細麻布蓋上,放到溫暖的地方醒一醒。今日天氣好,林悠然直接把面盆放到了日頭能照到的地方,若趕上冷時候,就得點火在鍋台溫著了。

醒面的功夫,正好把紅小豆做成豆泥。

紅小豆就是赤豆,需要提前一天泡發,再用大火煮上至少半個小時,直到可以用筷子戳爛的程度就能控水出鍋了。

正常情況下,需要在豆泥里加入適量白砂糖或蜂蜜,但是,河北路連年征戰,物價偏高,尤其鹽、糖等物更是金貴。許氏捨不得買,林悠然也就沒放。

她把豆泥稍稍放涼,又仔仔細細洗了一遍手,然後把豆泥團成一個個桌球大小的糰子。

她站在案板前,頭稍稍垂著,動作從容不迫。精緻的側顏沐浴在春日的暖陽中,舉手投足間從容清雅,透著股歲月靜好的韻味。身上的布衣素衫和周遭簡陋的草棚不僅沒有破壞這份美好,反倒襯得她成了天地間唯一的亮色。

這般風景,可堪入畫。

趙惟謹站在草棚外,定定看著,恍惚記起幼時隨孝章皇后住在西宮的日子,皇后她老人家也常常換上尋常百姓的衣裳,給他煮甜糯的小圓子……

林悠然把粘豆包包好,一個個撿到籠屜上,添柴的功夫才發現籬笆外站了個年輕郎君。

沒戴方帽,只用一頂烏色小冠將頭髮束起,穿著緋色常服,革帶束腰,腰間沒有玉佩、魚袋等裝飾,只繫著把一尺三寸長的軍刀。明明一身的殺伐之氣,半垂的眸子中卻透著股慵懶。

正是在溪邊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被忽悠考科舉 绝品小道医 姐妹倆認錯了男主[穿書] 女院长的贴身神医 日冕:腾起于风 泡面不如泡你[快穿] 在真公主面前,灰姑娘只是搅屎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