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第52頁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到底是專業的匠人, 做出來的車子載重量、穩定性、結實程度整體提高了不只一個檔次, 儼然是林悠然那個的「升級版」。

林悠然原想著把新車給許氏用, 許氏卻堅持用那輛舊的。

許氏沒告訴林悠然原因, 後來賣豆腐時遇見譚木匠, 譚木匠問起, 她才說:「閨女送的生辰禮,便是再好的新車也不換的。」

在那之後, 譚木匠和許氏便漸漸地熟識起來。

譚木匠賣了翻斗車原想給許氏一些提成,許氏堅決不肯收, 譚木匠便想了個憨招——

每次許氏走街串巷賣豆腐, 譚木匠都要湊上去全買下, 也不管能不能吃完。一來二去, 惹得許氏都不敢路過他們村了, 御城莊的人要想吃豆腐得跑到南山村來買!

如今,這件事已經成了十里八村廣為流傳的笑話。倒沒人說壞話,大抵覺得這兩個都是實在人。

事情傳到林悠然耳朵里,當真叫她哭笑不得。

從南山村到東安村,少說要走上十里地。一路聊著家長里短,也沒覺出路途遠。

東安村是保塞縣最富裕的村子,因為這裡有著趙姓宗族,據說還是皇室遠親,當年趙恆即位,分封宗室,東安村有個叫「趙加超」的被封了個「左屯衛將軍」之類的官階,好生熱鬧了一陣。

二房趙氏的娘家便在東安村,聽說和這個左屯衛將軍還有那麼點親戚關係,當年林大郎能去縣學讀書也是沾了這位的光。

柳福娘湊到林悠然耳邊嘀咕:「我姥姥說,博陵郡公祖上就是東安村的,似乎發生了什麼變故才去了汴京。就是不明白如今他榮歸故里,為何在咱們南山村建了宅子,而不是這裡。」

林悠然同樣納悶,只是來不及追問,主家就出來迎了。

這家人姓劉,加上剛出生的小娃娃足足五代,住在三進的大宅子裡,從當家的老太太到年輕一輩的小媳婦個個臉上帶著笑,和和氣氣的。

林悠然不禁感嘆,要不說「家和萬事興」呢,這就是正面例子。

他們對林悠然幾人極為敬重,專門安排了兩個年輕媳婦陪著,同她們介紹席面上的忌口之物,順道打打下手。

劉家人多少帶著些結交的心思。

要知道,這年頭手藝好的廚娘大多在官宦人家就職,花錢都請不到。好不容易出了林悠然這麼個野生的,往後紅白喜事都得勞煩她。

當然,前提是她有真本事。

行不行的,就看今日了。

劉家人不惜重金置辦滿月宴,林悠然下意識以為生的是長房長孫,此時一問,才知道生了個小娘子。

劉婆子笑盈盈道:「這一輩第一個娃娃,不管男女都得寵!」

單憑著這句話,今日這頓滿月宴林悠然就得拿出壓箱底的本事給她好好搞!

滿月宴不比嫁娶大席,菜色不能太出風頭,劉家只定了八涼八熱,為求體面,葷菜居多。

雖然菜色簡單,卻是用鐵鍋炒的,對於吃慣了蒸煮的鄉民們來說自然覺得新鮮。

魚香肉絲、素燒三鮮、回鍋肉、大盤雞……

一碟碟聽都沒聽過的菜品端上桌,席上之人別管多大年紀,別管什麼身份,一個個筷子不停,都顧不上說話了。

最亮眼的還是那道壓軸面點——支鍋糕。

支鍋糕原是膠東特色,用於喬遷之喜,尤其新家第一次開灶,蒸一個花團錦簇的支鍋糕,預示著將來的日子紅紅火火。

做法和蒸饅頭差不多,只是比饅頭大,底下一個大麵團做坯子,上面一層層鋪上元寶、錦鯉、石榴、牡丹花等形狀的花餑餑。

往往一個糕就重達八到二十斤,在現代能賣到三百八十八到九百八十八。

林悠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你撩人的甜 斗罗之霍去三的重来人生 穿书后疯批反派总想杀本公主泄恨 撩燃火焰戀人 小奶拳警告,六個舅舅拼命寵 无上狂妃 在下,毛利小五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