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几位友人念着他在台上受了委屈,丢了面子,特地来劝慰,却见他一副春风得意的模样,早忘了上台装作不懂章句之羞。不等众人开口相劝,他就满面容光地拿出自己的新文与他们共赏。
众人传看了一遍,又想夸他的字益发精进,又想夸他的文章锦绣生辉,但比起夸他,他们还更想问问他的态度怎么就从“要给苏州才子正名”变成了尽心尽力夸福建的讲学会了?
因为他是第一位在这福建讲学会上被数百人同时鼓掌称赞的,夸福建的大会就是夸他啊!
他笑而不言,待众人传看完了文章,便摇着那页纸道:“那宋时就是再忙,我写了文章夸他的讲学会,他总也得拨冗看一眼。但凡他看了我的文章,我就不信他能不被我的文采与书法打动,到时候我便以将这篇文章送予他为条件,叫他为我印成宋书版。”
他当真拿着文章,寻了个课间休息的空子找上宋时,将那篇文章奉上,要他把这篇文章用宋氏印法给自己印几份,自己好拿去送人。
当然,印几十几百份他也不嫌多。
宋时看着他这一笔弱不胜衣的褚体字,几乎想摸摸他发烧没有——一个历史上有点名气的书法家,竟然不用自己的书法印书,特地找上他来要他印成庞中华硬笔书法?
徐珵十分坚定地说:“没错,我欲多印一些回乡送人,这篇文章徐珵自谓还是有几分文采的,便送予宋兄收着罢。”
这也是名人早年书法,收藏几年还能增值呢,不吃亏。
宋时便不客气地收起文章,应道:“既然徐兄有意要我这新雕版法印的副本,那我就给你印上两百份可好?徐兄书法绝佳,文章隽雅,我想将这篇文章收录入本届福建讲学大会语录中,不知徐兄可否应允?”
有这篇【未来可能成为】名人文章证明他宋时发明鼓掌礼,比他自己写文吹嘘可自然多了。
两人一拍即合,宋时回到县衙里,就马不停蹄地掏出腊纸刻出他那篇文章。刻好后在刷油墨的纱网下垫上一层细绵纸,绵纸下方再夹上腊纸,最后在印刷盒底上铺上印书用的上等皮纸,将纱网压回盒上,提起油墨辊子就印。
他印书印多了,也印出了经验。
印刷时在纱网和腊纸之间再夹一张棉纸的话,过多的油墨先被棉纸吸收一下再流到腊纸上,墨色会更均匀,也能减少一团墨渗到印刷好的纸页上的问题。原本一张蜡纸只能印两百余页,加了棉纸后,腊纸的消耗也减低了,一张腊版能清楚地印出五百余份文章,雕版的工作量也大减。
这场大会虽然参加的人多、讲学语录多,他们师兄弟轮流着雕版、油印,到闭幕那天,竟差不多将大会语录都印出来了。
除了黄巡按这样需要按时上班的官员,大部分来参加大会的才子名士都能在离开武平之前拿到他们印好的《语录》。
徐珵不光拿着了自己那份《语录》,另还添了两百份单页文章,比别人拿得更多,而且自家写的文章收录在《语录》中,也可借大会之名显耀各省,甚至传入京师……
明年春闱他必能下场,而他的文章和才名恐怕已更早一步流入京中,记在考官心里,还怕取不中进士?
他早已忘了苏州福建之争,满腹心事而来,心满意足而归。与他同来的才子虽然不像他那样有文章印在《语录》里,但他的荣耀就是苏州才子的荣耀,众人回航时看着手中的新书,也颇得意他们苏州才子的大作能夹在其中。
须知这《语录》里原本只印台上讲学的内容,连福建人的文章都没能夹在书中,可见他们苏州人的文章还是压过了福建!
不光苏州才子们从这场大会收获了惊喜。参加大会的福建名士中,也有不少人在回乡后遇到了一桩来自省府的惊喜——方提学亲下帖子,邀请了数位在这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