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月18日,英国《金融时报》透露了英方将对香港现行政制进行重大调整的消息。9月25日,英国外交大臣赫德会晤中国外交部长钱其琛时也提到了彭定康的政改方案。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周南在与彭定康会面时询问了10月7日施政报告有关1995年选举的安排,彭定康则借口还未充分准备好而拒绝回答。
到9月25日,英国外交大臣在会见钱其琛外长时通报了港督政府施政报告的内容。钱其琛当即表示,如果英国政府单方面宣布选举安排,将引起公开争议。26日,英国驻华大使向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鲁平口头通报了港督政府施政报告的内容。
10月3日,鲁平指出,彭定康的政改方案违反《中英联合声明》和基本法。10月7日,彭定康在香港立法局年度会议上发表了他的施政报告《香港大计:五年大发展新猷》。在这个报告中,彭定康打着民主的旗号将他的政改方案和盘托出。
10月20日至23日,彭定康到北京访问时,国务院港澳办主任鲁平没有到机场迎接,钱其琛当着记者的面不与他握手,李总理也拒绝与他会见。在京期间,钱其琛外长向他严正指出,对香港政制进行重大改变是对中英合作的挑战,要解决问题就应该回到认真磋商的轨道上来。但,彭氏一意孤行,扬言要单枪匹马进行到底。为了使公众了解中英关于香港政制改革之争的真相,10月28日,中国公布了中英双方就此问题磋商的7份文件。
由于英方固执己见,不愿与中方合作,中方只好考虑“另起炉灶”的问题。1993年1月,鲁平在接受香港无线电视台记者的采访时重申:中方不会接受任何在港督彭定康政改方案基础上的修修补补或修正的方案,如果彭定康不收回其政改方案,使后过渡期的香港政制与基本法不衔接,中方将“另起炉灶”,鲁平进而解释说:“我们讲‘另起炉灶’,这个炉灶主要是指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第一届立法会怎样产生。”
“另起炉灶”无疑是给彭定康下了最后通牒。
然而,事与愿违,彭定康不顾中方的警告,一意孤行。1993年3月12日,彭定康在香港《政府宪报》上公布了他的“政改宪报”。4月12日,港英政府公布了根据彭定康政改方案制定的1994—1995年选举安排的方法草案(也称第一阶段政制方案)。彭定康这一举动激怒了北京,总理临时修改政府工作报告,措辞严厉。之后,英国国内频繁传出有关港督彭定康的政坛丑闻。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彭定康政改方案选举的区议会、市政局和立法局能够通过“直通车”延续到1997年以后,英方不得不向中方表示谈判的愿望。中方从保证香港政权顺利交接的大局出发,围绕香港1994、1995年的选举安排,从4月至9月与英方进行了历时5个月14轮会谈。至今,依旧没有任何结果。
彭定康掀起的政治飓风,同时引起了香港上下的强烈反响,18个区议会表决,多数反对彭定康的做法。香港各报纷纷发表评论,谴责彭氏的做法是“不遵守协议,不守诺言”,严重违反联合声明和基本法。香港《文汇报》指出,英方无视中方以严肃态度提出的意见,以所谓“建议”形式单方面公布,极不负责任,极不慎重。
香港自此进入了最混乱的时期,而彭定康身上除了末代总督外,又得到了一个被香港永记的身份,他是香港历任总督中,唯一一位曾被上千位香港市民状告过的总督。
作为一个重生者,一个曾经认真从时代背景角度研读过香港电影没落原因的重生者,徐帆意外记下了香港回归前这几年里政局混乱的一角信息。
他清楚的记得,倘若没有他插手,明年的2月,香港立法局将会通过彭定康提出的第一阶段政制方案。同日,英国政府公布了《香港代议政制白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