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第19章 谁说躺平的就一定是窝囊废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锦衣卫这事,到时候咱俩再认真议议。”

朱元璋满不在乎的摆了摆手,

“昨日,吏部呈上来了一份荐举各地官员的名单,咱看了一下,好家伙,几乎都是他胡惟庸的门生故吏!”

“可把咱给气惨咯!”

朱元璋说罢满是无奈的摇了摇头。

“老大,对此,你怎么看?”

随后,朱元璋又想听听朱标的意见。

对于官员选拔这件事情,朱标一直是反对停止科举的,毕竟相对于科举,荐举的后遗症也不小!

经过几年的荐举,估计是产生的诸多的后遗症让老朱感到难受了。

“洪武元年,我朝开始酝酿和准备科举制,为充分发展教育基础,父皇诏令建立国子监,下令品官子弟及平民‘俊秀通文义者’充国子监生,洪武元年,父皇又诏令全国的州县都设立官学,作为天下士子的求学之所。”

“洪武三年,父皇下诏开科,以求解决官员选拔问题,望选出出政务能力强、道德文艺俱佳的人才。”

“然而,在经过几年取士的实践之后,科举选拔的人才与父皇之前的期望值有相当大的差距,为此暂停科举,改为荐举。”

“但是,荐举又容易出现任人唯亲、假公济私,亦无法保证人才选拔的质量,也未能达到朝廷选拔人才的目的。”

“科举和荐举都均有利弊,儿臣认为不可偏废其一,应重开科举,与荐举并举,两者相辅相成,疏通纳才渠道。”

朱标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简单点来讲,科举选拔上来的几乎都是死读书的士子,实践能力差,荐举又怕任人唯亲结党营私,两边都纠结。

朱标原先还想说说对大明教育体制改革的建议,但是想想还是暂且算了!

毕竟,咱现在还未完全掌控大明权柄,所以还不到时候。

而且,教育体制改革这种事情兹事体大,涉及国本,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还是得从长计议。

“重开科举?”

朱元璋忍不住皱了皱眉,随后立即摆了摆手道:“这个以后再说吧。”

或许是因为吃过科举的亏,所以看起来对科举十分反感。

虽然朱元璋并没有明确表态,但是朱标还是可以看出自己的这位老爹对于重开科举这件事情还是持反对态度!

所以,也不再多说什么。

要想恢复科举看起来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自己还得见机行事才行。

“儿臣还有一个暂时性的方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见朱元璋暂时无意重开科举,朱标继续道。

朱元璋:“说吧。”

朱标立即道:“父皇,这些荐举上来的,如果确实能力出众的,经过考察,能够提任的可以提任,只是,儿臣认为,能够被荐举上来的,其中大部分要么是朝中勋贵大臣的子嗣亲朋,要么是门生故吏,要么有某种利益牵扯,要么就是通过各种手段或财物打点过的,那么剩下那些无法提任的官员要么就是没有背景,无权无势,又或者没有送礼打点,咱们何不剑走偏锋,从这些落选的人当中考察选拔一批人,说不定可以选出一些不趋炎附势,有真才实干的人才?”

古往今来,不懂得趋炎附势,性格耿直,只会埋头苦干,即使才华横溢实干能力出众,也不一定会得到上级垂青,有的人终其一生怀才不遇,最终被淹没在滚滚历史尘埃之中,甚是令人惋惜!

为此,这类空有能力和抱负,因为没有背景和“钞能力”而一直得不到重用的人,最终也会因大失所望选择躺平!

谁说躺平的就一定是窝囊废?

嘁!

他们其中的大部分反而恰恰是曾经意气风发能力出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 秦昊全文免费阅读正版 三国:从不让董卓进京开始 三国之雄汉重铸 【完结】丑女惑世:不屑为皇妃 乾坤已定 盖世九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