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第499章 事不过三 (第1/5页)

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靖明入京继位第499章、事不过三【东瀛倭贼战法,虽有迂回、诱伏,然东施效颦、班门弄斧耳。杂兵曰足轻,多执弓矛,仅以笠、草摺、胴甲护身。精锐则称武士,因色称备,有血莽之勇而少战阵之智。些许精锐赤备、青备,十中一二而已。可快袭之骑兵,又只精锐武士十中三四。其马虽惯于山地奔走,然矮小羸弱,远逊北虏……】

宣府那边,朱厚熜还在看着之前夏言那边呈回来的总结。

或许刚好是卡在一个恰当的时间点了,在东瀛那边能看到的火器极其少。

而东瀛地方诸侯的总兵力加起来虽然也有几十万,奈何也分成了不知道多少家。

迄今发生过的“着名战役”,单方面投入兵力能过万就了不起了。

兵力构成里,朱厚熜现在也理解了为什么普通兵卒叫足轻:斗笠、草裙,用木片竹片、好一点的用铁片串起来绑一绑仅仅保护重要部位,就构成了他们的盔甲。

名号还叫御贷具足,是从领主那里借来的盔甲。

由于争战不休已经几十年,兵源消耗极快。这些炮灰一般的足轻大多无法进行长时间的训练,导致统领他们的将领和他们之间都不算太熟悉。打起仗来为了分辨敌我,有些是在这胸甲上印个家徽,有的则制作了家徽旗帜,绑在背后叫做指物。

精锐武士的盔甲虽然更好一点,但之所以要用宝贵染料做成统一颜色,除了是看上去更有气势,其实还有更加方便自家小兵在战场上认出自家头目的作用。

从夏言他们通过实战传回来的总结里,朱厚熜放下了一大半的心。

战力差距太大了。冷兵器能大放光彩,是因为防御力更强的盔甲普及程度太低。而那边占据兵力七八成的普通士兵的盔甲,在明军的冷兵器面前都宛如纸糊一般,何况燧发枪和火炮?

没有大规模的骑兵部队,仅仅靠双腿,还是在地形狭小崎岖的山地,那么容易冲入大明军阵吗?

剩下一小半还没放下的心,倒是远征的补给问题和以少控多的麻烦。

好在夏言也给出了他新的计划。

朱厚熜在思索着夏言提出来的办法,眉头有些微皱起来。

不同于中国这边已经由大一统王朝不断打压、科举制度搭建秩序,东瀛那边是当真的世袭门阀,连朝鲜都不如——朝鲜好歹还有个士林派,也有自己的开科取士。

将来会有多少人迁居过去还不知道,但至少这过渡期内要想在那边建立新秩序,不得不留下大量这样的世袭门阀。

而过去,那边的大量武士、家臣,和地方大名就是依附关系。要留一个,就相当于留一群。

全斩除的话,说实在的,剩下那些普通百姓里就当真没多少人才能够为新朝做事了。

略微思考了一会,他就先把这件事放下了。

看看儿子在北京那边会给出什么样的意见。

既然让他监国,东瀛的将来也属于他要思考的事。能给出什么样的处置意见,能反映儿子现在的功力。

朱厚熜人在宣府,北京到宣府的消息沟通渠道则没有断。

通政使司、厂卫、伴驾大臣都有。

跟着朱厚熜一起过来的,有胡宗宪、沈炼他们去东边后被点为御书房首席伴读学士的赵贞吉。

当初被推荐去做了协查资产局下诸企业、最后办了成国公咸宁侯那一桩大案,赵贞吉现在也进入了年青一代重臣的储备序列。

朱厚熜对这个赵贞吉的印象,最初自然只是经过重新安排剧情了的艺术形象,现在则更加具体一些。

他反倒不知道,历史上的赵贞吉仕途其实很坎坷。做了上十年清流后,还在俺答兵围京师一事中惹恼严嵩被贬,此后大多只能在南京混。后来就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帝权天下主 逆袭从上元开始 封地躺平就涨兵,女帝求我别造反 折服大小乔,三国第一虎将 制周 大明:郑成功之孙,打造日不落 原神,播放二创视频,你破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