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第192章 士卫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于是,他先前拟定的利用常平仓和盐仓稳定物价,并严惩投机商的计划,变得愈发难以实现。

命令只怕未离凌州便已变味,执行时更是难以保持原貌。

各级官府中的蛀虫一旦发现官粮与私粮的价差巨大,岂会错过捞取暴利的机会?

"若恩相坚持开仓以稳粮盐之价,微臣定当全力以赴执行。然而,如何确保结果符合恩相初衷,请恕微臣愚钝,至今仍无良策!"丁谓见道理已阐述透彻,故作无奈地叹气,躬身告退。

"稍等!"王钦若闻言,连忙伸手阻拦,"谓之慢行,独木不成林,众智成城。开仓之事,老夫还需与你详谈。"

"微臣领命!"丁谓目的在于引起重视,立即止步,却沉默不语,静待王钦若的指示。

"命各县出示户籍卷宗,根据人口分发粮米……不妥,老夫放出十斤粮,能落入百姓之手三斤,已是万幸!"

"调动兵士于粮仓门口核查身份,凭公文购粮,每人每日限购二斤。不妥,公文轻易可由巡查官开具,伪造与滥用太过容易,手持公文者是否真为本人?"

,!

"即刻派人前往淮南调粮。亦不可行,运河冰封,船只难行。往返一趟,至少需两个月……"

……

王钦若负手在房内徘徊,瞬间想到了七八个方案,却一一被自己否决。

思前想后,无果而终,他难免心浮气躁,蓦然发现丁谓如木桩般立于室内,眉宇间的皱褶加深,"谓之,莫嘲讽老夫。老夫记得,你曾担当过一州的转运使者!"

"阁下莫怪,非是微臣不愿献计,实乃微臣无良策可用。昔日治理巫州运道的手段,在此地或许已不再适用矣!"早已料到王钦若会求助于己,丁谓苦笑拱手,神色无奈。

"何故?”王钦若却从他的话语间捕捉到了一丝解决问题的线索,眉心紧锁,追问道,“为何无效?但说无妨,老夫自会设法使之可行!”

"阁下可知晓,米盐之匮乏,源于何处?"丁谓明白自己无法置身事外,遂轻叹一声,低声道破谜团。

"难道非因凌黄交替之时,供应短缺?”王钦若闻言微怔,旋即眼中闪烁着冷冽的光芒,“确实,去年京东东路丰收,冬季大雪连绵,按理说今年亦应五谷丰登。即使凌黄交替,米价亦不至于无休止上涨……”

言罢,他又走向刚被仆人清理干净的书案,手指轻敲桌面,“难怪老夫会被打得措手不及,原来有人刻意操纵米盐价格!可有眉目,谓之是否已探知一二?”

"微臣尚未着手调查,但据臣所知,凌州乃至整个京东东路,米肆与盐肆皆掌控在严、杨、朱、郑、于五大家族手中,其余零散商贩虽有,却不足以构成威胁!"丁谓苦笑,将知晓的事实全盘托出。“五大家族,均有子弟在朝为官,平日里联姻频繁,遇事则同舟共济,共同进退……”

"贼子胆大妄为!"王钦若拍案而起,咆哮声震动屋梁,“老夫,自任职以来,厚待辖下士绅,他们竟以此报答老夫!老夫,老夫……”

连续拍了几下,手掌生痛,他的话语也因此戛然而止。

非灾年,无战乱,他无法仅凭商人涨价牟利就定罪。况且,这五大家族虽联手把控京东东路的粮食与食盐交易,嫡系子弟却不亲自涉足商贾。通常掌柜一职,均由旁系子弟或家仆担当。

若此刻治罪,对方立时会与粮铺掌柜划清界限。随之,一旦粮店与盐铺关闭,物价必然急剧攀升。

"此即微臣昔日经验在此难以施展的原因。在巫州任转运使时,面对洞溪蛮族,无论威逼或是安抚,皆可无所顾忌。如今牵涉复杂,阻碍重重。"深知王钦若的困境,丁谓在一旁低声表达同情。

"嗯!"王钦若强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虎将吴焜 崇祯是我老丈人! 穿成炮灰对照组,女穿男养崽种田 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 挽唐 毒医狂妃:邪帝请节制 大宋佣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