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转载:以饱满情感激荡创造活力 (第2/2页)

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的联系上,能不能多一些层次?如果仅仅纠缠于物质现实,文学就会显得粗疏,无法拓展自己的精神地平线,生命的质朴、本真、鲜活就被遮蔽了。

星空天籁应该是作家心中常存的风景,精神诗意是文学永恒的追求,无论写什么题材都不该丢失。价值观的问题因此非常重要,它直接决定一部作品的境界。古今中外写“奋斗”的作品很多,通过描述人们在生活里努力拼搏的过程,展现意志的力量和生命的温暖。奋斗主题作品打动人心、传之久远的强大力量来自哪里?来自作家心灵的向善向美和高远的价值取向。我们可以思索一下读过的中外经典名着,会发现它们除了艺术、技术层面的高超之外,在价值观方面也绝不庸俗。伟大作品创造出来的文字,从根本上来自一颗崇高的心灵。

强化对民族经典的现代发掘,推动语言艺术不断精进

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写作是不可能重复的:既不重复他人也不重复自己。但每个时期的阅读习惯一定受风气和潮流的影响,这会导致写作者的跟从:在题材、形式、主题思想等方面自觉不自觉地趋同,文本的气息、视角以至于口吻都变得似曾相识,这时的写作者容易失去创作的独特个性。在网络时代,保持文学表达独特性的同时又能被广泛地认知和接受,成为作家的重要课题。

网络环境下的碎片化阅读,使得写出引人入胜的段落,让读者在文字面前驻足,变得困难起来。在这种情况下,文学作为一门语言艺术,不能一味跟从网络表达习惯,而是要以更为顽强的实践,去确立更高更严格的艺术标准;要越发严格地对待自己的文字,一句咬住一句地写下去,一步一步地抵达,丝毫不能松懈,避免浮躁、廉价、浅薄的习气。认真劳动是一种珍贵的品质,一笔一画的书写包含了安静与庄重。

创作不能一味追求惊人之语和博人眼球的夸张,而失却朴素、笃定的品质。质朴是创造艺术的强大基础。欣赏深刻的艺术需要起码的耐心。人类的思想和艺术是在时间的长河中一点一点淘洗、累积和建立起来的。科技飞速发展,人们比较容易受技术主义观念的影响,以看待科技的视角来欣赏语言艺术,或者把一些娱乐、商业的思维移植到语言艺术上,这样难免会产生误解。每一时代都会诞生新事物,产生新灵感、新感悟。面对新事物,我们需要多一分辨别力,多一分文化的定力。

文学是否会被其他更热闹的东西所取代?法国作家雨果早在19世纪就回应过这个问题。他说:文学存在于生命之中。人类对文学的创造与需求属于生命中固有的部分,它跟我们的历史一样漫长。娱乐化的喧哗与热闹,不能取代语言艺术的魅力。

语言艺术魅力的不断精进,有赖一代又一代写作者的锤炼和发展。发展是在继承中的发展,只有继承传统,文学才是有根的文学。以小说创作为例,中国传统小说除了《红楼梦》等少数作品之外,大多是通俗演义小说,但是我们雅文学中的叙事文字是极为发达的,如散文和诗,它们同样也可以构成现代小说的诗性源流。《诗经》《楚辞》及李白、杜甫的优秀篇什,已经具备接通现代的重要因子,需要我们带着后来者的眼光将其挖掘出来,并且转化到今天的创作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常常发生于一次次的回望和寻觅之时,只有从传统中发掘现代元素,传统的参天大树在今天才能继续生枝发叶。我们的当代文学需要努力强化对民族经典中现代元素的发掘,从民族经典中找力量、找灵感,在更坚实的基础上大步前进。

(作者:张炜,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傻子神医太生猛 种田:别闹,我只想安静养家! 诸天万界从四合院开始 小姨的第九层攻略 满级黑莲被迫当好人 重生后前世宿敌说要养我 爆款!风起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