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文网

第124章 重建静塞军 (第1/3页)

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重建大宋铁骑禁塞军,不是一件简单之事。宋太宗赵光义当年之所以能建静塞军,是因为他北伐得马4万匹,以此为基础,组建起北宋历史上最强的一支骑兵军团:满员3000人,一人5马,马匹也都是清一色的良驹,骑士均能开200斤硬弓,剽悍异常,从军士到战马全部披重甲,兵器除了弓箭外,全部配钩连长枪。

我李逵心目中的大宋铁骑,骑兵至少一万名,清一色汗血宝马,一人双骑,从军士到战马全部披重甲,兵器除了神臂弩外,全部配马刀、铁管火枪。

至于骑兵人选,我有个大胆的设想,组建一支以蒙古人为主的骑兵军团。蒙古骑兵曾是一支训练有素、纪律严明、战术灵活、智勇兼备、令人生畏的旋风部队,建立了世界上规模空前的宏伟帝国。他们体格强壮,能适应战斗的需要;能在快速撤退时,回头射击跟在其后的敌人;能够吃苦和忍耐严酷的气候条件,不贪图安逸舒适和美味佳肴。不容忽视的是:训练过程中形成的那种严格的纪律制度,使他们个个都服从命令,严谨不怠,这在中世纪的其它军队中是闻所未闻的。打了败仗的敌人始终无法相信,自己竟会被一支游牧部族所征服,他们一直错误地坚持认为,蒙古军队是一群声势浩大却又缺乏纪律的乌合之众,他们之所以取胜完全是依靠兵力上的优势。

蒙古军队取得作战胜利的基础不是数量,而是质量。通常,蒙古军队比其主要敌手的军队规模要小。成吉思汗组建的最大一支军队人数也不过24万,却征服了波斯;即使他们用来征服俄罗斯和整个东欧及中欧地区的军队,也从没超过15万。事实上,蒙古军队取胜的秘诀,恰恰在于成吉思汗拥有一支前所未有的组织严密、训练有素而且军纪极其严格的军队。蒙古骑兵对战马的训练也极其严格。与欧洲马匹不同,蒙古马不论严冬酷暑都生活在野外,具有极强的忍耐力,必要时可以连行数日而不进粮草,甚至能在相当短时间、最险恶的地形上越过几乎令人难以置信的距离,这同时也使蒙古军队的机动性大大增强。

组建一支以蒙古人为主的骑兵军团,梁太尉以为不靠谱。梁太尉认为,“非我族人,其心必异。”我据理力争,认为可全部选取我大宋境内的蒙古人,已不算真正的蒙古人了。梁太尉内心还是信任我李逵的,最后做了让步:组建蒙古铁骑可以,但必须有相同数量的汉人铁骑相抗衡,以免将来无法驾驭。我只好同意,梁太尉的担忧也不无道理。而且,我还提议,即使组建蒙古铁骑,也是以汉将为主将,这样更保险。梁太尉见我的这个主意很靠谱,于是先去了趟太师府,又派人叫我在太师府门外候着,一同上殿面君。我知道事情有望,于是,匆匆带了卫队,赶到太师府门前,叫梁一刀前去通报。梁太尉、宿太师早已候着,听说我已到来,不再叫我进去磨蹭,两人立即出来,分乘马车,带我进宫面圣。

本来,近几月的强军之策动作频频、硕果颇丰,皇上赵佶已经对我信任有加。今日一听,我又要组建骑兵军团,重现宋太宗时代的静塞军风采,高兴地站起来了,连连说道:“宿太师真乃李逵之伯乐,能于千军万马中识得千里马。还替朕找来李逵这个贤婿,不简单啊!我大宋成千上万的官吏将帅,谁有太师眼光毒辣!梁太尉也是朕的股肱之臣,没有太尉的栽培,哪有李逵的今日!就拿今日组建骑兵军团之事为例,假若太尉以为偏颇,不予支持,你李逵还以为能建奇功?”

怎么说得好好的,反倒指责起我来了?但必要的礼节还是要有的。我连忙抱拳道:“陛下说的是!没有陛下、太师、太尉,我如今还在润州饮酒度日,昏昏不可终日呢!哪敢想什么强军之策?哪能做了陛下女婿?”

别看史上赵佶昏庸,但其实为人贼精着呢,只是之前身边六贼环伺,想要有所作为谈何容易?如今文有宿太师,武有梁太尉,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 系统是我前女友,她想弄死我 天降萌宠,冷漠皇子你惨了 假太监:开局收服女帝 朕乃一代圣君 矮纸斜行闲作草 重生之横扫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