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第一中文网】地址:www.dyzww.cc
大凡越想得到,反而得不到。中国传统文化讲究舍得,心急吃不得热豆腐。
老安在人生的最后阶段,已经没有什么要得到的了。
在机关体制内,如果当别人或者竞争者知道你想要什么,这个目的达成会变得异常蹉跎。所以,中国人很多时候会研究《孙子兵法》,比如用声东击西,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人从呱呱落地,慢慢长大,一个小目标一个小目标的完成。马斯洛的需求原理认为,当人满足了基础的温饱,就开始有精神或者其他的需求。名誉地位也成了渴望得到的目标。
父亲老安去世,对安家打击大。要说安家年龄也不小了,面对自然规律顺其自然才对。从自然规律是这样,但从精神层面,父亲不在了,那座大山去了远方。一个家庭,父亲就是那座大山,他永远站在家庭的后方,为孩子遮风挡雨。
安沪变得成熟了。这两年,他像变了一个人,老爹没了,没有人再为他遮风挡雨,他要独自撑起这个家了。
最大的变化就是话少了。
安家身边不少姐妹,因为父亲离世变得郁郁寡欢。有一位大姐还信了佛,改吃素。安家则觉得,对于在世的人,父亲走了,是一种遗憾。对于父亲老安,他是一种解脱,人间太苦了,小时候吃不饱,年老了,担心孩子吃不饱。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跟随一辈子。老安到了天堂,那边没有痛苦,没有忧愁和担忧,从此离苦得乐。
父亲在人间,作为一个普通人,经历了残酷的童年,迷茫的中年,混沌的老年。最好的青年时代,奉献给了部队和军工三线。崮乡也从贫瘠之地,经历风风雨雨,变成梦里桃花源。
不同的是,崮乡则正处于青年时代,乡村振兴的号角正在吹响。父亲看到家乡的变化,心底释然。那个让他惆怅的崮乡,正如新生的太阳,喷薄而出。
七十多年,等来了崮乡的凤凰涅盘。
父亲那代人的口头语,“做好工作,组织都会替你考虑的!”淳朴的语言,老一辈人里的一群好同志。工人老大哥放在安家的父亲和二舅身上,一点不夸张。
“爸,时代在变化,等靠没有用的”,安家在九十年代,跟父亲探讨过这个话题。
“人在做,天在看。俺就不信,老天爷还没有天理了,还是要有公平的!”,父亲相信人间有公理。
安家遵从父训,读书做教师。九十年代,踏入社会,面对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敏锐感觉已经不是小时候那个供给的时代了。有门路的叔叔阿姨,在暴风雨来临之前,迅速转换了车道。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两千年之前,大部分三线职工还是相信单位什么都能给的,习惯了铁饭碗和大锅饭,突然面对市场的冲击,真的不知所措,老一辈人很多想不开。当年响应国家号召去了三线,老了老了,饭碗要被砸了。两千年以后,经过六七年的消化,逐渐并接受了沧桑巨变。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如今的网络时代,三十年已经缩短到十年。有的人有天分,敢于斗天斗地,我命由我不由天。比如刘强东,他的励志故事,对于七零后是一种引领。也有些人,在斗天斗地中随波逐流。更有一些人,也像老安一样,以为组织单位都会考虑的。猫在那里,觉得只要自己不犯错,按部就班往前干,老婆孩子热炕头,该有的都会有。有时候,谁动了谁的奶酪谁又知道呢?信息变化的时代。
父亲老安总体还是思想转变快的,他并不守旧。只是习惯了三十年来踏踏实实听从单位组织安排,市场的大浪扑面而来。幸亏父亲会游泳,新浪潮来临还能在海里游一段时间。
安家和同学们人到中年,同样面临父亲那时候的困惑。孔子讲“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相对于那个年代而言适用。二十一世纪,随着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